第463章:货币的本质 (第2/3页)
,各郡县的位置一目了然。
“西文彦和孟巍然都是聪明人。”赵凌指着沙盘上的咸阳城,“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冰块生意利润虽厚,但核心的制冰之术掌握在朕手中。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个体面的活路。”
王绾此时插话道:“陛下圣明。西孟两家如今在民间声望颇高,若是逼得太紧,反而显得朝廷刻薄寡恩。”
“正是此理。”赵凌微微点头,“而且,你们可知道,为何朕要坚持让利于民?”
萧何思索片刻:“陛下曾言,藏富于民,方是强国之道。”
“不错。赵凌走回御案前,取出一份密报,“这是各地暗卫送来的消息。自从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后,民间积蓄渐丰,市井繁华更胜往昔。你们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萧何若有所悟:“民富则国安。”
“更重要的……”赵凌目光深邃,“是朝廷可以借此开办银行。”
“银行?”萧何和王绾异口同声,对这个新词感到陌生。
赵凌解释道:“就是朝廷开办一个存钱的地方,各地郡县百姓皆可在一个地方存了钱之后,在另一家银行取出。”
“但这其中账目数据可是巨大,需得等些时日,尚学宫培养出足够多精通术数的学子才行。”
“意思是,若黔首在三川郡的银行存放了百钱,到了咸阳的银行也可以取出?”
这个想法让萧何眼前一亮。
作为治栗内史,他太清楚这个主意的价值了。
这可不仅仅是便民。
重点是存与取!
金银铜钱有限,若是存的人多,那这些金银铜钱不就活过来了?
赵凌继续说道:“货币的本质就是一种可流通的债务凭证或信用凭证它的价值来源于集体的信任和约定。我们都相信,当我们把它交给别人时,别人会接受它,并相信它能换回等值的商品或服务。”
“无论是金币,还是银币跟半两钱,他们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百姓相信朝廷,他们就会存钱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