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8章:后世之隐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8章:后世之隐患 (第2/3页)

致尊卑不分,礼法懈怠。商人重利轻义,若其势力过度膨胀,手握重金而无相应之责任与约束,则可能交通王侯,把持地方,甚至……霍乱天下!此其一弊。”

    “其二,”嬴政的声音愈发沉凝,“世家门阀在此过程中势力被削弱,财富相对缩水。而新兴的商人群体则快速崛起。”

    “旧有的世家倒下,新的以财富而非传统功勋与血缘为根基的世家便会应运而生。”

    “这些新贵,或许缺乏旧世家的底蕴与对皇权的天然敬畏,但其掌控经济命脉的能力,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影响力,恐怕犹有过之。届时,皇权面临的,将是一批更难以驾驭的对手。”

    “妙啊!先生此言,真乃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嬴政话音刚落,冯去疾原本有些意兴阑珊的神情骤然一变,双目之中迸发出惊人的光彩,仿佛遇到了难得的知音!

    他忍不住拂掌大笑,笑声洪亮,充满了找到共鸣的兴奋与激动:

    “先生与老夫所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啊!”

    他激动地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两步,以此来平复激荡的心情,随即转向嬴政,语气热切地接续并深化了嬴政的观点:

    “当年始皇帝陛下雄才大略,为巩固中央,削弱地方豪强,曾下令‘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将此等可能威胁统治的力量置于眼皮底下,便于监控驾驭。”

    “此乃高明之策!而当今陛下,手段更为巧妙,并非简单迁徙,而是通过新政,让这些富豪、世家的财富,看似自愿,实则在国家引导下,流入国库,流入那些新兴的产业,最终部分惠及黔首。”

    “此举固然能充实国库,收买民心,但正如先生所言,现实便是——旧的世家门阀或许会因此衰落,但新的、以商贾为核心的豪强势力必然会崛起!”

    他走到嬴政面前,目光灼灼,声音带着一丝忧虑:“而且,像陛下这般施政,财富的流向不再像始皇帝时期那样集中、可控,而是如同涓涓细流,散布于天下郡县,藏于无数升斗小民和新兴商贾之手。”

    “这看似雨露均沾,实则更加难以掌控!朝廷想要如臂使指地调动这些资源,其难度远胜往昔!”

    冯去疾深吸一口气,仿佛要说出一个极其严峻的预言,他顿了顿,嘶哑着声音道:“老夫所虑者,更深一层!皇权之稳固,从来并非皇帝一人之事!需得有根基,有柱石!”

    “在老夫看来,那些与国同休、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世家大族,便是皇权最重要的巩固力量之一!皇帝,理应是与世家站在一起,共治天下,方能江山永固!”

    他的语气变得有些痛心疾首:“而如今陛下所为,耗费海量钱财去修建那些看似无私的医馆、学舍,行此藏富于民之策,这……这与始皇帝陛下当年强调集权、强化国家机器、弱化民间私学的治国理念,几乎是完全背道而驰啊!”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冯去疾甚至引用了奠定大秦强盛基石的商鞅的理论,神情肃穆:“商君曾言:‘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 在他看来,这些儒家提倡的德行与智慧,乃是国家混乱软弱的根源!”

    冯去疾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陛下如今鼓励教化,广建学舍,固然是仁政,其本意或许是好的,以陛下的雄才大略,也确有足够能力掌控全局,驾驭这新的局面。但是——”

    他话锋猛地一转,抛出了一个极其尖锐,也极富远见的问题,目光如同利剑,直刺问题的核心:

    “陛下之后呢?大秦的第三世、第四世皇帝又当如何?始皇帝陛下扫灭六国,一统宇内,功盖三皇五帝!”

    “当今武帝陛下,若延续如今之势,其文治武功,也必将是光耀千古,彪炳史册!”

    “有如此两位光芒万丈的祖先在前,后世之君主,哪怕本身亦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