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祸水东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章 祸水东引 (第1/3页)

    看着郭荣那严肃的表情,郭宗训瞬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也坐了起来,欲言又止:

    “爹爹,孩儿……”

    原来,郭宗训所讲的故事正是以赵匡胤为原型改编的。

    而这本就是他之前在等待郭荣时精心设计的,为的就是引起郭荣的重视与警惕!

    故事名为《铜雀台兵变》:

    话说大雍王朝末年,天下分崩,藩镇割据,战火连绵不休。

    雍景帝宁昊天登基时,年仅二十五岁,却已是一位胸有丘壑、目光远大的君主。

    他深知王朝积弊,锐意革新,立志要平定乱世,重现盛世荣光。

    而在他麾下,有一员将领,名叫萧靖,正是助他实现抱负的左膀右臂。

    萧靖出身寒微,早年只是边境军镇的一名普通士卒。

    宁昊天尚未登基时,曾在一次巡查边境时遭遇伏击,萧靖不顾个人安危,率领少数亲兵死战,最终护得宁昊天周全。

    自此,宁昊天便对萧靖刮目相看,认定他是可塑之才。

    宁昊天登基后,立刻提拔萧靖为自己的心腹将领,萧靖也确实不负所望,他沉稳果敢,用兵如神,更难得的是,他为人谦和,体恤士卒,在军中威望极高。

    宁昊天对他愈发信任,屡屡委以重任,甚至在自己御驾亲征时,让萧靖留守京城,掌管禁军。

    “萧靖,孤知你忠勇,这京城的安危,孤就交托给你了。”

    每次出征前,宁昊天总会拍着萧靖的肩膀,语气恳切。

    萧靖也总是单膝跪地,无比恭顺地回答:“臣定当粉身碎骨,不负陛下所托!”

    他说到做到,几次京城危机,都是他力挽狂澜,确保了后方安稳。

    宁昊天对他的信任,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在朝中有人进言,说萧靖兵权过重,恐有不测时,宁昊天都一概置之不理,反而斥责进言者挑拨君臣关系。

    然而,在这份君臣相得的表象之下,萧靖的心中,却早已悄然埋下了野心的种子。

    虽然他知道宁昊天对他有知遇之恩,但野心的种子一旦被种下,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生根发芽。

    他利用宁昊天的信任,一步步攀升,从普通将领到镇国将军,再到天下兵马大元帅,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他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他广结善缘,对麾下将领恩威并施,提拔那些出身寒微却有才能的军官,让他们对自己死心塌地。

    他又与朝中一些不得志的官员暗中往来,许诺他们未来的荣华富贵。

    他做得极为隐秘,从未让宁昊天察觉分毫。

    在宁昊天眼中,萧靖始终是那个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得力干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宁昊天在一次亲征中染病,回京后病情日渐沉重。

    他自知时日无多,便将萧靖召到病榻前,将年仅十岁的太子宁辰托付给他。

    “萧靖,孤...孤怕是不行了。恒儿年幼,大雍的江山,就拜托你多费心了。”宁昊天气息微弱,紧紧握着萧靖的手。

    萧靖眼中含泪,哽咽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太子,守护大雍!”

    可宁昊天并不知道,他之所以会病,正是萧靖暗中指使人下了毒!

    宁昊天驾崩后,太子宁辰登基,是为少帝。

    萧靖以顾命大臣的身份,总揽朝政,权势达到了顶峰。

    他本可以像诸葛孔明那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仍殚精竭虑辅佐少主,以报明主宁昊天的知遇之恩!

    可他的野心让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想着如何再进一步!

    他心中很清楚,少帝年幼,主少国疑,这是他的优势。

    但如果直接起兵篡位定会被天下之人永远唾弃,甚至可能导致夺权后也无法稳定他的统治。

    所以,他不得不精心谋划!

    不久后,北方的蛮族部落趁机入侵,边关告急。

    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请求萧靖亲自率军出征。

    他假装推辞了几番,最终“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任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