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宴会开始 (第3/3页)
笑一声:“衙内放心,在下已经办妥,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算败露也绝不会被人怀疑到我们身上……”
赵匡义担忧地打断道:“我还是不放心,要我说,与其对陛下动手,还不如对梁王动手!”
“他毕竟只有六岁,总还是比陛下更容易得手……”
赵普皱了皱眉,沉声道:“没用的!”
“以梁王如今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若梁王先出事,陛下定会立即回京,不惜一切代价彻查此事!”
“纸终究包不住火,就算查不出是我们下的手,可万一查出明公他结义的事呢?”
“要知道,明公和我们是禁不起陛下不计代价的严查的!”
“而且还是那句话,梁王毕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在我看来,他比陛下更难对付!”
“别忘了,他可是一直在针对明公,又怎会不防范?”
“相反,陛下目前还是很信任明公的!”
“所以,只有对陛下下手,明公和我们才能有活下去的机会!”
“到时候,对付梁王就更容易了……”
赵匡义再次沉吟了片刻,目光已然逐渐坚定,但还是忍不住担忧道:
“可兄长他若是知道了只怕……”
闻言,赵普捋着胡须,自信打断道:“这点衙内就不必担心了!”
“衙内何不好好想想,明公明知陛下的个性,却为何还要私自结交其他将领,甚至还要与那些人暗中结义?”
赵匡义挑了挑眉:“你是说……”
赵普笑着点点头,继续道:
“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我们做得,他做不得!”
“所以,我们必须推他一把……”
……
今日一整天,郭宗训不仅每一餐都亲自吩咐,还抢在郭荣食用前亲自尝一尝。
甚至让御医随时跟着自己与老爹郭荣。
隔一个时辰就让御医替老爹诊断一次。
以至于韩通本想带着姚内斌私下拜见他都被他暂时推延了。
因为今日毕竟就是历史上郭荣生病的时间点。
他必须如临大敌般防备一切导致老爹郭荣生病的可能性!
而重中之重就是今晚的宴席!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郭荣就是在宴席结束后突然生病的……
这一天,真的是郭宗训穿越过来后,觉得最漫长的一天!
傍晚,宴席终于开始。
郭宗训紧紧跟着郭荣的脚步,走进了行在的大厅之中。
他不知道历史上老爹郭荣到底是怎么生病的!
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这场宴席会发生什么。
但他知道,今晚,绝对不能让老爹像历史上那样生病:
老爹啊老爹!
这么长时间对你的“严防死守”,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
说明:
关于柴荣生病的记载:
《新五代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柴荣生病的具体症状和病因,只是按照时间线记载了显德六年(959 年)三月二十九日,柴荣北征契丹,之后在北伐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五月一日攻取瀛州后,本欲继续北伐的柴荣突然生病,且病情发展较快,只能下令撤军。
《资治通鉴》:该书同样没有详细描述柴荣生病的情况,仅在卷二九四世宗 “显德六年六月” 条记载了柴荣临终之际准备安排幕府旧僚王著为宰相,说 “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从侧面反映出柴荣此时已经病重。
《却扫编》:记载了柴荣返京途中,曾在澶州停留,“周世宗既定三关,遇疾而退,至澶渊迟留不行,虽宰辅近臣问疾者皆莫得见,中外汹惧”,说明柴荣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以至于宰辅近臣都无法见到他,引发了朝廷内外的恐慌。
《五代史补》:记载了柴荣北伐至一地名 “病龙台” 时,听闻地名后 “愕然黯然”,当夜突发重病。虽为传说,但印证了其心理压力与突发疾病的关联。
此外,据一些资料记载,《旧五代史》中有关于柴荣 “疹发于背,疮毒内攻” 的记载,即柴荣可能是因为背部痈疽感染导致脓毒血症而生病,不过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完全证实。
后世也有一些民间野史和文学作品说是赵匡胤干的。
所以,柴荣到底是怎么生病的,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越是历史谜题,就越有想象空间,这何尝不是历史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