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相信明公 (第2/3页)
就放下了各自手里的事情,紧急找到了太子郭宗训。
“殿下,涿州这么快就被攻破了,那赵指挥使的那个计策岂不……”
“不行,臣以为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送到陛下那里!”
“是啊,必须如此,还得尽快通知赵指挥使,让他及时调整……”
郭宗训放下奏报,默默叹了口气:
唉,韩瞪眼啊韩瞪眼,做事得细致啊!
你如此粗心,如何能行?
难怪你在陈桥兵变时会被赵匡胤的心腹王彦升埋伏,不仅自己丧命,更是全家被灭口。
哦,也不对,还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幸免于难。
但也只有这个儿子了!
看来日后真得好好给你培训培训了……
郭宗训看向三位宰相,微微一笑,道:“此事不着急送父皇知晓!”
范质连忙质问道:“太子殿下,此事事关重大,怎能不立刻让陛下知晓?”
王溥也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战场瞬息万变,只有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往陛下,陛下才能及时调整策略啊!”
“您为何不让我们通知陛下?”
魏仁浦也出言附和。
笑话!
让你们通知父皇,那韩通哪有时间按照本宫的意思去布置?
于是笑着说道:“放心吧,这消息不用我们送给父皇,赵指挥使那边也很快就会知晓。”
“他是这次突袭幽州的总指挥,定然会第一时间将消息汇报给父皇知晓的……”
范质仍旧不罢休:“殿下,赵匡胤那边说不说是他的事,我们说不说是我们的事!”
“作为臣子,怎能知而不报……”
郭宗训皱了皱眉,脸色骤变,沉声道:“怎么?”
“你们忘了父皇之前是怎么说的吗?”
三人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又都呆呆地看向郭宗训。
说实在的,他们有点被郭宗训的突然变脸弄懵了。
“父皇说了,他不在时,一切事务全由本宫决断!”
“你们是不把本宫放在眼里,还是不把父皇的命令放在眼里?”
没办法,这种时候只能用高压政策了。
难怪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没有多少人誓死护卫郭宗训的皇位。
除了大势已去,只怕也有不少人轻视那位幼君。
不说别的,如今自己都被父皇明确太子监国了,但六岁的年纪,还是让三位宰相孩视,竟然接连反驳自己的意思……
可他并不知道,三位宰相虽然不理解郭宗训的这个决定,但对郭宗训六岁便能展现出帝王般的威严,霸气侧漏而心生感慨。
果然,龙种即便再小,生下来就是龙,自然也就天生具有龙的威严……
见三人都不说话,若有所思。
郭宗训转为又笑了笑,道:“三位老师且信本宫一回,如何?”
三人都再次愣了愣:
老师?
太子爷竟然喊我们老师?
难道他已经愿意让我们当他的老师了?
嗯,这是个好兆头!
而且太子殿下也没说错,赵匡胤赵指挥使肯定很快就会知晓涿州的情况,说不定已经知晓了,然后他必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陛下……
想到此,三人脸色渐渐缓和了起来,甚至都开始眸中带笑。
赵匡胤的确很快就会知道涿州被韩通攻下了。
毕竟有殿前司都虞候石守信亲自来往赵匡胤的伏击地点与涿州。
那可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拜把子兄弟!
但赵匡胤真的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知郭荣吗?
才怪呢!
郭宗训几乎可以断定:
赵匡胤绝不会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知父皇。
原因很简单,这次突袭幽州,他赵匡胤可是立下过军令状的!
而且,只有拿下幽州,他才能拿到这次北伐最重要的功劳,也才有在现在殿前都指挥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可能!
所以,即便涿州已经被韩通拿下了,赵匡胤也肯定会暂时瞒住这个消息,然后依旧利用涿州与幽州的信息差,来引幽州的守军出来……
郭宗训再次收敛笑意,正色道:“三位老师,我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涿州既然已经拿下了,那为了防止辽国援军赶来后截断我方粮道,后续的粮草供应,后勤支持,我们必须尽快做出新的调整……”
人一旦忙碌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