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 再次出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6章 再次出击 (第3/3页)

将听令!”

    “速整部伍,准备接战……”

    一旁的幕僚愣了愣,呆呆地看向韩通:

    不、不会吧,太子爷竟然真的这么神……

    幽州的出兵不仅牵动着郭宗训与韩通!

    此时,幽州城内一处私宅的地窖内。

    刚下到地窖的姚内斌,甚至都顾不上喝口水,便激动地说道:“出兵了,出兵了!”

    “太子殿下果然料事如神!”

    “幽州辽军不仅再次出击了,而且还真的选择在丑时出击!”

    “太厉害了,连时间都算得这么准……”

    看着钦佩到满眼冒星星的姚内斌,其他几人的反应却稍显平淡。

    他们只是微笑着看向姚内斌。

    姚内斌感受到了众人的平静,疑惑道:“什么情况?”

    “你们不觉得吗?”

    “太子真的太厉害了!”

    “你们一点都不震惊吗?”

    王著、杨徽之再次微微一笑:“我们都是过来人了……”

    过来人?

    姚内斌愣了愣,瞬间反应了过来:

    好吧,谁让你们比我早跟着太子殿下……

    于是转而问道:“那我们该行动了吧?”

    王著捋着胡须,正色道:“嗯,幽州既然再次出击,那就说明辽国皇帝耶律璟并没有死。”

    “一切都在按着太子殿下的计划在发展!”

    “既然如此,也该我们行动!”

    “不过各位一定要记住,太子再三嘱咐过,此次计划能不能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就在于我们……”

    月明星稀。

    野外的小径上,一阵像是被刻意压低的马蹄声缓缓传来。

    那是八千辽军铁骑!

    全是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亲自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

    此刻正用厚布绑着马蹄,全军轻装上阵。

    为了尽可能确保此次偷袭的成功,他们刻意压着速度,走了这条小路。

    “大王,您不觉得奇怪吗?”

    “为什么那大周太子要把粮食运输的时间定在夜晚?”

    “而且还每天运送?”

    耶律挞烈看向自己的心腹幕僚,笑了笑,一副早已洞察一切的神态:

    “你不懂,这正是那稚子的高明之处!”

    “一个年仅六岁的稚子,竟能做出这些部署,真的让人不得不服啊……”

    殊不知。

    对于大周太子郭宗训,耶律挞烈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

    刚开始,打死他也不可能相信这一切都是出自一个年仅六岁的稚子之手。

    即便是在涿州战败后,他也只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大周皇帝故意用稚子之名来激怒、羞辱辽国皇帝耶律璟。

    没错,这肯定就是汉人兵法里的攻心之计!

    但后来,他从多方渠道去查探了郭宗训的一切信息。

    在得知神童郭宗训火箭般的成长速度后,他彻底震惊了:

    周军出师当天,此子独闯出征现场,当时就被封为梁王,不久后又被册立为太子,前段时间更是成为行军都统掌管三军!

    虽然情报上没有显示具体细节,但他知道神童郭宗训的名号早已传遍了大周都城,甚至已经传到了北方的州府!

    而且那大周皇帝郭荣那可不是傻子!

    如果此子不是神童,郭荣怎么可能带着一个六岁稚子北伐?

    还一次又一次加封此子……

    所以,此时此刻的他,已然认定涿州那场战斗,肯定就是那六岁稚子郭宗训的手笔!

    可笑啊!

    这么多大人,竟然都不如一个六岁稚子!

    可恨啊!

    这样的神童,为何不在我大辽……

    就在耶律挞烈思绪乱飞之际。

    心腹幕僚突然又问道:“可是大王,万一这是那大周稚子的诡计呢?”

    “万一他设下埋伏……”

    耶律挞烈皱了皱眉:“埋伏……”

    ……………………………………

    说明:

    古代情报战不仅一直存在,且是各政权生存、竞争的核心手段之一,而政权间互派情报探子”更是普遍现象。

    《孙子兵法》的《用间篇》:“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明确提出 “五间”(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体系,成为后世情报活动的 “教科书”。

    例如秦国派张仪 “连横” 时,实则通过使者、宾客刺探六国合纵的动向;赵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时,专门建立 “间谍网络” 监视匈奴骑兵的迁徙路线,才实现 “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的战果。

    从先秦的起源实践,到三国、南北朝这样分裂时期的白热化,再到唐宋元明清的专业机构化,情报战一直都在不断体系化。

    当然,咱们的郭宗训也已经组建了“龙影卫”,只不过目前还只是雏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