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5章 星核特训,转眼四十载(2合一5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5章 星核特训,转眼四十载(2合一5K) (第3/3页)

着周宇轩吐槽:“妈的,今天居然碰到个防御型的星尘级圆满渊兽首领,老子一刀砍过去,结果差点把自己胳膊卸了,这玩意儿怎么打?”

    下午则往往是更加枯燥,却也至关重要的源能掌控训练。

    在源能掌控精修塔的高阶区域,学员们被丢进各种极端环境。

    伊丽莎白曾连续三天,每天花费数小时,在充斥着狂暴源能的乱流中,试图稳定地构建一个完美的冰晶护盾。

    失败,碎裂,再凝聚,周而复始。

    当她终于成功的那一刻,即便是以她的清冷,嘴角也忍不住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

    而陈宇最头疼的,则是在超重力叠加干扰力场下,用源能丝线穿针引线。

    他那擅长大开大合的刀法,在这种需要极致精细和耐心的训练面前,显得格外笨拙。

    好几次他都差点暴躁地想把那该死的训练仪器给劈了,但看到旁边连安德烈都龇牙咧嘴、汗流浃背地试图同时稳定十几个不同属性的源能球时,他又咬着牙忍了下来。

    傍晚时分,则会有林毅安排的对战。

    有一次,一向处于劣势的陈宇,其刀锋居然险之又险地擦着伊丽莎白的脸颊划过,斩断了她几根金色的发丝。

    当然,旋即就被伊丽莎白的“霜语”剑捅了个对穿。

    而晚上要练习的团队协作任务则更像是一场冒险。

    他们曾被分成几个小组,丢进模拟的任务环境中,要么互相敌对,争夺某种关键资源,亦或者协同对抗强大的类人形渊兽。

    在这种任务中,个人的勇武往往需要让步于团队的配合。

    周宇轩的分析能力大放异彩,安德烈的狂暴冲锋也需要队友的策应和掩护,陈宇的突击和伊丽莎白的控场必须默契无间。

    争吵、磨合、再到最后的信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修行。

    三个月,在日复一日的极限压榨、同伴间的砥砺扶持、以及对规则愈发清晰的触摸中,悄然而逝。

    当结训结束,学员们走出修炼塔,看着外界似乎毫无变化的阳光,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们身上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静,那层曾经坚不可摧的壁垒,虽未破碎,却已布满了裂痕。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需要自己去走,去冲击那最终的瓶颈。

    星核级特训班的结束,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序曲。

    学员们带着被淬炼过的意志与对规则更深的理解,返回各自的位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全球源能者阶层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如今,东锋军校乃至整个蓝星共同体的军事、科研、生产链条,已经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高效运转,处理绝大部分事务。

    因此,林毅在亲自为这批种子学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后,便将教学与日常管理的重担,更多地交给了以聂昌、周宇轩等人为核心成熟起来的行政与教学体系,以及算力与智能不断提升的璇玑。

    毕竟,林毅心中很清楚,以他目前初入星核的源能量,还无法独自一人在短时间内击杀主巢中数量众多的星核级渊兽。

    而星核级之后,即便没有任何瓶颈,想要到下一阶,至少也得五六十年的苦修积累。

    但是,林毅完全不想等那么久。

    那么,办法只有一个。

    源能不够,规则来凑。

    林毅不禁回忆起当年,他用生命切实体会过的领域之威。

    重生时对自己毫无反抗就被规则领域抹杀有多无力现在,他就对领域有多期待。

    领域之威,就连他这个初入星璇级都无法反抗,更别说这些区区星核级的渊兽。

    林毅心中暗忖,“只要能掌握领域,哪怕源能量只够维持短短的十数息,也足够了.”

    打定了注意后,他就将更多的心力,重新投注到了自我修行之上。

    当然,林毅并未远离,他依旧把握着文明前进的大方向,经常参与夏国最高级别的会议与共同体高层会议,定期牵头组织对巨型巢穴的清缴作战,并且,将星核级特训班,列为了每隔5年就举办一次的定期培训。

    只不过,林毅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修行之上。

    这个修行,不单单是感悟规则,其实更多的时间他是用来磨练技艺。

    林毅现在对自己在规则感悟上的天赋也是心中有数,与其枯坐良久不得其法,还不如将时间多花在磨练规则在战斗中的运用技巧上。

    因此,他动不动就化为流光,杀上主巢,找上那些星核级的渊兽来印证心中所想。

    只有在使用灵悟之气后,林毅才会在顿悟的余韵期间,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感悟规则上。

    时间,在他这种磨练技艺——进行顿悟——感悟规则——磨练技艺的轮回中,仿佛失去了日常的刻度。

    转眼,便是四十年。

    四十年,对于普通的个体生命而言,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足以让呱呱坠地的婴儿步入不惑,让风华正茂的青年鬓染白霜。

    四十年对于一个文明而言,通常不值一提。

    不过对于蓝星而言,这四十年,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