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新生代,林毅出关(3合一6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6章 新生代,林毅出关(3合一6K) (第2/3页)

阿姨家小斌的名字和照片赫然在列,下面还标注着“东锋预备学院优秀学员”。

    走进校园,主干道两旁是枝叶间自然流动着微弱源能荧光的“辉光梧桐”。

    这些变异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轻微调节校园区域的源能浓度。

    不过唯一有点让人感觉不爽的是,这玩意,同样还完美继承了梧桐的缺点,一到夏天就梧桐絮乱飞,着实让人感觉心烦。

    巨大的操场上,有几个班级正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晨间源能引导操,数百人动作整齐划一,呼吸与动作协调,引动着周围空气中稀薄的源能粒子,形成微弱而壮观的能量流动。

    教学楼的外墙覆盖着高效的太阳能和源能双吸收板,在晨光下反射着富有科技感的金属光泽。

    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或屋顶,能看到固定式的监控探头和偶尔缓缓转动的防御性声波发射器,这些都是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一部分。

    第一节课就是历史。

    头发微白精神矍铄的张老师是少数仍在教学岗位的“灾前一代”长者,据说他也曾是某个民间源武者小队的成员,腿部受过旧伤,阴雨天还会有些不适。

    他身后的全息投影屏亮起,展现出四十年前首都收复战的震撼画面。

    燃烧的城市废墟,冲锋的战士,密集的炮火覆盖,以及那最终在数百道凝聚了人类希望与决心的源能光柱持续冲击下,最终崩毁的巨大巢穴漩涡。

    “同学们,‘曙光行动’不仅收复了我们的首都,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人类在林毅统帅的带领下,拥有了与拥有星核级源兽的高等巢穴正面抗衡的能力。”

    张老师的声音带着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激昂,他的目光扫过台下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仿佛在透过他们看向过去的岁月,“但是,胜利并非终点,接下来的四十年,才是我们文明真正浴火重生、开启新篇的四十年.”

    投影切换,显示出六大主巢被清晰的蓝色防御圈牢牢锁定在全球地图上的影像。

    “看,它们还在,但我们不再恐惧。我们的军队,像最忠诚、最强大的卫士,日夜不停地看守着这些曾经的噩梦之地,定期进行‘扫荡式’清剿,遏制任何扩张的可能。”

    “同时,在林毅统帅制定的严格管控与风险预案下,它们的外围区域,也成了磨砺新一代源武者实战能力、检验新式装备的试炼场。”

    接下来的两节“源能理论及应用”课,让李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理论课的赵老师是位年轻的星尘级中阶源武者,他讲解的复杂源能粒子运动模型、不同属性源能的转换效率公式以及大型源能阵列的能量场迭加原理,让李维听得头晕眼花。

    而实践课的“多线程源能微操”更是让他手忙脚乱,精神疲惫。

    看着面前“灵巧矩阵盘”上十个颜色各异、感应灵敏度不同的微型能量节点,李维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像一团被猫咪玩弄过的毛线,很难同时分出十缕稳定而纤细的源能丝线,去精准点亮并维持它们。

    隔壁隔间不时传来王浩的怪叫和仪器发出的刺耳报警声,显然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反观孙晓玲等少数几人,则显得游刃有余,指尖流淌的源能光丝如同拥有生命般,灵活而稳定地连接着节点,显示出出色的控制力。

    “注意力集中!细致感知每一个节点的能量,不是靠蛮力统一灌输。”赵老师巡视着实验室,声音严厉,“源能修炼,心性、悟性、控制力,缺一不可!”

    “想想你们的父辈,他们在刚接触源能时,可能连最稳定的源能引导都做不到,只能靠着手写的笔记,广播里的教程去一点点摸索,去用同渊兽生死搏命,来验证心中所想。而你们现在,拥有安全的修炼环境、系统的理论指导、先进的辅助设备,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珍惜?”

    中午在学校食堂,李维和王浩对着餐盘里的标准“天然套餐”唉声叹气。

    反观孙晓玲和一些家境更好,或者自身通过完成学校发布的简单任务赚取了不少功勋点的同学,餐盘里则有价格更高的“高能营养餐”。

    “完了,我感觉我完美继承了我爸妈的‘天赋瓶颈’,估计这辈子星尘级三阶顶天了。”

    王浩苦着脸,用勺子扒拉着碗里的土豆烧肉,没什么食欲。

    “我也差不多”李维戳着盘子里的清炒油菜,有些沮丧,“我爸妈就是卡在三阶过不去,才决定生我的。他们总说,希望我能走得更远,能看到他们没见过的风景。可这‘微操’.也太难了。”

    孙晓玲给他们鼓劲:“别那么悲观。时代不同了,修炼方法、资源获取途径以及整体的源能环境,都比四十年前好了太多。根据璇玑公布的统计数据,在系统化教育和资源支持下,新生代源武者平均突破低阶瓶颈的年龄比我们父辈提前了至少八年,成功率也提升了近三成。”

    “再说了,就算最终等级不高,只要把理论基础打扎实,未来从事源能科技研发、璇玑网络维护、能源系统管理或者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一样能为共同体做贡献,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也不会差。”

    她指了指自己餐盘里的高能营养餐,“这东西,等我们以后有能力接取更高级的任务,自己赚取功勋点了,完全可以实现‘消费自由’。”

    下午的“基础源能引导与体魄锤炼”课是在宽阔的室内训练馆进行的。

    首先是在舒缓的音乐和引导语中,进行集体的源能循环练习,数百人一起引导源能,场域效应让馆内的能量粒子格外活跃。

    接着是使用各种基础的体能器械和带有微弱源能刺激的按摩仪、阻力场进行体魄锤炼,目的是强健筋骨,拓宽经脉,更好地承载和运转源能。

    虽然过程枯燥辛苦,但李维能感觉到每次课后,身体对源能的亲和度以及肉身的耐力似乎都有微弱的提升。

    最后一节则是“沉浸式历史课”。

    他们戴上轻便的虚拟头盔,进入了由璇玑主脑构建的高度拟真历史场景。

    今天体验的主题是“坚守:聚居点的第一次微型渊潮”。

    李维的“意识”仿佛附着在了一名聚居点源武者士兵身上,面临着汹涌的渊潮,他跟着队友一起,四处驰援,竭力拼杀,直到过了一个小时后,课程结束,他才缓过了神。

    放学铃声响起,摘下头盔,李维还有些恍惚,仿佛鼻腔中还残留着虚拟世界中的硝烟味。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空气中飘着一股香味。

    “妈,我回来了!”

    “洗手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