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9.红线与决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79.红线与决断 (第3/3页)

种在绝境中寻找出路的决断:

    “邮局老师傅讲得对,路没走绝!天无绝人之路!”

    他枯瘦的手指敲了敲桌面:“旧棉被、旧棉衣,拆洗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能寄!

    邮局老师傅也讲了,每人一条薄棉被,一件旧棉袄,严格按照规定数量来,不能超!

    新被新袄,想也不要想!这是红线!”

    “好!好!就寄旧的!旧的也好!旧棉花多絮点,压压实,总归暖和的!”张秀英像是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连连点头,浑浊的眼里燃起一丝微弱的光。

    “至于吃的……”

    阳永康的目光锐利地转向桌上那两罐诱人的蜂蜜和雪白的米线,又缓缓扫过家人焦虑的脸:

    “邮局寄出去,但粮票是硬道理!

    有了全国粮票,他们在当地镇上供销社、粮站,就能光明正大买到吃的!买到粮!这才是正经路子!”

    “对!粮票!”

    李桂花眼睛猛地一亮,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声音也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急切:

    “还是要想办法弄全国粮票!寄不出去,就想办法送过去!送到他们手里!”

    她脑子飞快地转动着,精明务实的天性在危机中被彻底激活。

    “送?”一直拧着眉头沉默的阳光辉,此刻也抬起头,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想,“自家专门跑一趟东北?路费是贵点,时间也长,但……倒也是个实在办法。就是请假不容易。”

    “不一定要自家送!”李桂花立刻接口,她的思维异常活跃起来,眼中闪烁着算计和寻找门路的光芒,“我们可以托人!寻可靠的门路!”

    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兴奋:

    “比如,厂里有去东北出差的干部、技术员?或者有东北那边来跑供销的?再不济,寻寻看有没有探亲回东北的知青?

    只要人可靠,嘴巴紧,悄悄托人带过去!我们塞点辛苦费,或者给点紧俏东西当酬劳,他们肯定愿意!

    当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