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0.走出阴霾,一锤定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0.走出阴霾,一锤定音! (第2/3页)

炮似的质问,每一个字都敲在蔺书楠的心坎上。

    “拿着!”阳光明第三次重复,攥着他手腕和钱的手又紧了紧,仿佛要把力量和决心也一并传递过去,“去买点吃的!买点鸡蛋!买点肉!给自己加点营养!听到了伐?”

    蔺书楠的手被阳光明紧紧攥着,手心感受着那两张纸币坚硬的棱角和崭新的触感。

    他被迫抬起头,迎上阳光明那双充满关切、不容置疑又带着深切痛惜的眼睛。

    那强忍了许久的、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再也无法控制,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顺着他沾着灰尘的脸颊滑落,无声地砸在脚下粗糙冰凉的水泥板上,洇开一小片一小片深色的、迅速消失的印记。

    他嘴唇剧烈地哆嗦着,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

    最终,那只被阳光明攥着的手,不再抗拒,而是反过来,用尽全身力气,紧紧地、死死地攥住了那两张纸币,连同阳光明的手指一起攥住。

    仿佛那是他溺水沉沦时,唯一能抓住的、有温度的浮木,是他冰冷世界里突然出现的一团火。

    “还……还你……”他哽咽着,语不成句,“发……发了工资……就还……”

    “好!我记着账呢!”

    阳光明这才松开手,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轻轻拍了拍蔺书楠依旧颤抖的肩膀,“还有。”

    他语气轻松了一些,带着点计划的口吻,“这个礼拜天休息,我去你亭子间看看。认认门,以后找你也方便点。顺便带点东西过去,我们一道吃顿饭,也让我看看你那个小窝收拾得咋样。”

    “明哥,不要……不要破费……”蔺书楠急忙摇头,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十块钱,仿佛那是烧红的炭,又像是唯一的珍宝。

    “破费啥?”阳光明打断他,故意板起脸,“朋友串门,带点吃食不是应该的?你姆妈在的时候,我去你家蹭饭还少啊?就这么定了!”

    他一锤定音,不给蔺书楠拒绝的机会,语气随即带上了一丝护短的强硬,“也让你那些邻居看看,你蔺书楠不是没人管没人问的!有我阳光明这个朋友在!他们说话做事,多少也得掂量掂量!”

    蔺书楠怔怔地看着阳光明。

    阳光透过泡桐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跳跃的金光,正好有几缕落在阳光明年轻、坚定、充满生气的脸上。

    蔺书楠眼中那片长久笼罩的、浓得化不开的灰暗阴霾里,终于被这缕光和这番话,撕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微弱却无比真实、带着暖意的光亮。

    那光亮虽然微弱,却足以让他在这片冰冷的泥沼中,看到一点点方向。

    他不再说话,只是用力地、深深地点了点头。攥着钱的手,依然没有松开。

    离那几棵高大泡桐树不远,一丛修剪得整整齐齐、墨绿油亮的冬青树后面。

    赵国栋正背着手,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站在那里。

    他指间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香烟,青灰色的烟雾袅袅升起,在他轮廓分明的脸庞前缭绕,又缓缓消散在午后的空气中。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午饭后,喜欢在厂区僻静处独自走走,让纷繁的思绪沉淀下来,思考一些棘手的问题。

    今天刚踱步到这里,便远远看见阳光明和一个穿着深蓝色装卸工工装的瘦高青年,一前一后走向那几棵泡桐树下的水泥板。

    他本无意窥探他人私密,正想转身离开,目光却无意中扫过那个装卸工异常熟悉却又带着巨大反差的侧影——蔺书楠?他脚步不由得顿住了。

    他认得这个年轻人。

    对这个顶替母亲名额进厂、却又因家庭变故被分到装卸队的青年,他有印象。

    关于蔺书楠这个人的工作安排问题,还曾经在会上讨论过。

    只是没想到,阳光明和他竟是旧识,而且看那熟稔的姿态,关系似乎匪浅。

    冬青树丛枝叶茂密,交错纵横,恰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遮住了赵国栋高大的身影。

    他没有刻意去听,但午后厂区后部的这片空间实在过于安静,泡桐树下两人虽刻意压低了声音,那些饱含着浓烈情绪的话语,还是断断续续地飘了过来。

    他听到了阳光明那句开门见山的“书楠,我知道你心里苦”,听到了那些平实却字字千钧的开导——“工作无贵贱”、“干出成绩,腰杆挺直”、“有了成绩未必没机会”、“我们是朋友,以前是,现在还是”。

    更听到了最后那充满力量、不容置疑的“拿着!买点吃的,给自己加点营养!”。

    还有那句带着鲜明保护意味的“让他们看看,你蔺书楠不是没人管没人问的!还有我阳光明这个朋友在!”

    赵国栋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同一块历经风霜的岩石。

    他指间的香烟在无声地燃烧,长长的烟灰积攒着,终于不堪重负,无声地坠落在他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旁,摔得粉碎。

    他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的沉静,几乎没有任何波澜。

    只是那双阅人无数、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在听到阳光明那句斩钉截铁的“我们是朋友,以前是,现在还是”时,瞳孔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微澜,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

    而在听到他硬塞钱、约定探望、甚至不惜以自身“身份”为朋友在邻里间撑腰时,那眼神又变得格外幽深,如同古井寒潭,蕴藏着复杂的思量。

    他属意阳光明担任自己的专职秘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韩鸣谦对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和踏实赞不绝口;周炳生也多次不露痕迹地将一些重要的、展示能力的机会推让给阳光明。

    尤其是那份在全市纺织系统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上,为红星厂挣足了脸面、连市局领导都点头称赞的发言稿,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个小伙子笔头过硬,思路清晰,是块值得雕琢的好材料。

    但赵国栋是什么人?

    他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干部!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