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6.富足与满足,父亲的告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6.富足与满足,父亲的告诫 (第2/3页)



    阳光明拉开挎包的盖布,如同变戏法般,将里面的“硬货”一样样取出来。

    首先是一大块用厚油纸包裹、解开麻绳便散发出浓郁酱香的牛肉。

    油纸一掀开,深红油亮的色泽、分明诱人的纹理、筋肉相连的质感便暴露出来,浓郁的酱香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让人口舌生津。

    接着是一盒码放整齐的卤鸭胗。

    鸭胗呈现出诱人的深褐色,油光发亮,散发着八角、桂皮等复杂香料特有的浓郁气息,劲道弹牙的模样引人垂涎。

    最后,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银鳞闪闪的大黄鱼!

    鱼眼晶亮如黑宝石,鱼鳃鲜红,鱼身饱满肥厚,鳞片完整紧密,尾巴微微上翘。

    一股浓烈纯粹的海鱼鲜气瞬间在小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霸道地宣告着它的存在,连壮壮都停止了咿呀,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小鼻子一抽一抽。

    “哦哟!酱牛肉!卤鸭胗!还有这么大一条新鲜大黄鱼!”

    李桂花惊喜地叫出声,眼睛都看直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冰凉滑溜的鱼身,“明明,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么难得的大黄鱼都能调剂到!”

    她脸上那掩不住的笑容和发亮的眼神,暴露了内心的巨大欢喜。

    这年头,这样的大黄鱼,那是只有年节才有可能见到的稀罕物!

    壮壮看到这条闪闪发光的大鱼,兴奋地在爸爸怀里直蹦跶,小手挥舞着要去抓。

    “一点心意,庆祝姆妈‘高升’嘛。”阳光明笑着解释,带着一丝年轻人特有的得意,动作麻利地开始解包牛肉的油纸。

    张秀英嘴上还在习惯性地埋怨儿子:“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谈朋友、结婚,哪样不要钞票?”

    但手上却已经利索地行动起来,脸上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这鱼太新鲜了!好!清蒸,清蒸最好!原汁原味才显鲜甜!放点葱姜,淋点料酒就行!桂花,快,拿个大点的盘子!牛肉切片,鸭胗也切了装盘,都是现成的好菜!”

    她指挥着李桂花,自己则动作熟练地处理起鱼来。

    刮鳞去鳃掏内脏,一气呵成,刀法干净利落,显然心情极好,动作都带着轻快的节奏。

    很快,饭菜上桌。

    除了阳光明带回来的三样硬菜,还有李桂花做的凉拌鸡毛菜、一小碟自家腌的脆爽萝卜干,以及堆得冒尖、散发着粗犷麦香的白黄相间的二合面馒头。

    那条清蒸大黄鱼被郑重地摆在了桌子中央。

    鱼身下垫着碧绿的葱段,鱼身上铺着嫩黄的姜片。蒸熟后鱼皮微微绽开,露出底下雪白细嫩、如同蒜瓣般的鱼肉。蒸鱼的汤汁清澈,混合着葱姜的香气,鲜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酱牛肉被切得薄厚均匀,深红的肉色间杂着透明的筋络,咸香四溢,筋肉相连处泛着诱人的油光。

    卤鸭胗切成适口的小块,深褐色,油亮诱人,散发着卤料特有的复合香气,静静地躺在小碟子里。

    昏黄的15瓦白炽灯泡下,光线有些昏暗,却更衬得这一桌饭菜的丰盛与难得,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一家人围坐在方桌旁,连壮壮也坐在爸爸阳光辉怀里,面前摆着一个小搪瓷碗。

    清蒸大黄鱼的鲜甜细腻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张秀英先夹了一大块最肥美的鱼腹肉放到阳永康碗里:“老头子,你尝尝,鲜得嘞!”

    阳永康点点头,用筷子轻轻一拨,雪白的鱼肉便如花瓣般散开,蘸一点盘底融合了鱼鲜精华的酱油汁,入口即化,鲜得让人眉毛都要跳舞。

    他细细咀嚼着,脸上露出难得的享受神情。

    酱牛肉咸香醇厚,带着嚼劲,是下饭的绝配。

    阳光辉话不多,只是憨厚地笑着,下筷子的速度和频率却诚实地表达着对这顿丰盛晚餐的满意,酱牛肉和鸭胗是他的最爱,一块接一块,吃得满嘴油光。

    卤鸭胗脆韧弹牙,越嚼越香,卤汁的味道浸透了每一丝纤维。

    李桂花殷勤地给公婆夹菜,特别是那碟鸭胗,堆在张秀英碗里:“姆妈,这个有嚼头,你多吃点。”

    李桂花细心地把鱼刺剔得干干净净,喂给壮壮几小块最嫩的鱼肉。

    小家伙吃得小嘴油光发亮,开心得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表达着满足,小手还想去抓盘子里闪亮的鱼眼睛。

    饭桌上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欢声笑语。张秀英还在兴致勃勃地分享着新办公室的见闻:

    “……窗台上那盆绿油油的吊兰,长得可好了!领到的新笔记本,硬壳的!还有新蘸水钢笔,吸墨水的那种!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梧桐树上的蝉鸣,‘知了——知了——’的,跟在车间里‘哐当哐当’的织机声完全不一样……”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新鲜感和一种踏入新世界的兴奋,仿佛连空气都是甜的。

    阳光辉听着,憨厚地笑着,偶尔附和一句:“那敢情好,清静。”手下夹菜的功夫一点没耽误。

    李桂花一边照顾壮壮,一边笑着听婆婆讲,时不时插一句:“姆妈,那你以后就不用倒夜班了,身体要紧。”

    阳永康依旧沉默是金,但胃口显然比平时好了许多。

    他默默地吃着儿子带回来的酱牛肉,又夹了一大块雪白的鱼腩肉,细嚼慢咽。

    偶尔端起那个印着“劳动光荣”的小酒盅,抿一口散装的地瓜烧。

    劣质酒液的辛辣似乎也因为这顿好饭和妻子的喜事变得容易下咽。他脸上是少见的放松,常年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酒足饭饱,桌上杯盘渐空,只剩下鱼头和一点残羹。

    屋内弥漫着饭菜的余香、淡淡的酒气和一种温馨满足的氛围。

    昏黄的灯光似乎也变得格外温暖柔和,笼罩着这一家人。

    阳永康放下筷子,拿起那个印着红星的搪瓷缸,喝了一大口温热的粗茶,咂了咂嘴,仿佛在回味。

    他沉默了几秒钟,目光缓缓移向小儿子阳光明。

    那目光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和不易察觉的探询,如同老鹰审视着即将离巢的幼鸟,穿透了饭后的闲适氛围。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平缓地响起,打破了饭后的宁静:“明明。”

    “阿爸。”阳光明的身体微微坐正,迎向父亲那穿透力极强的目光。

    他知道,该来的总要来。父亲这顿饭吃得沉默,心思显然不只在饭菜上。屋内的轻松气氛仿佛凝滞了一瞬。

    阳永康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你姆妈这个工作……”

    他看了一眼脸上依旧带着红晕、正用抹布擦桌角的妻子,“调得好,是件大好事。挡车挡了二十几年,三班倒,铁打的也熬不住。你姆妈少吃苦,屋里也松快不少。”

    他肯定了这件事的价值,语气里带着对妻子的怜惜。

    他停顿了一下,那双看透世情、如同古井般深不见底的眼睛变得格外严肃,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阳光明身上,带着不容回避的穿透力:“但是。”

    他话锋一转,如同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石子,瞬间荡开了涟漪,“这份人情,是怎么来的?你跟我讲实话,是不是你托了厂里的关系?托了那个……劳资科的郎科长?”

    他的语气笃定,显然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此刻的询问,更像是一种确认和审视,一种对儿子品行的考验。

    屋内的暖意瞬间凝固。

    张秀英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擦桌子的手停在半空,转为一丝紧张,看向儿子。

    李桂花收拾碗筷的手停在了半空,屏住了呼吸,眼神在公公和小叔子之间来回。

    阳光辉抱着已经打瞌睡、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壮壮,也抬起头,紧张地看向弟弟。

    空气仿佛一下子变得粘稠起来,连那昏黄的灯光都似乎暗了几分,只剩下墙上老式挂钟“滴答、滴答”的声响,格外清晰。

    阳光明迎着父亲锐利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目光,神情坦然,没有丝毫躲闪。

    他点了点头,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