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熟稔与接纳,一缕夏日清风 (第2/3页)
书楠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可辨:
“卢师傅,阿婆,陈大哥,李姐,王伯伯……不好意思打扰了,同学们带了点糖块,给大家甜甜嘴……”
接着是邻居们或惊喜、或客气、或亲切的道谢声,带着浓重的沪语腔调:
“哦哟,小蔺太客气了!谢谢你哦!”
“谢谢小蔺同学!难为你想着!”
“你忙你的,不用介客气……小囡懂事体!”
声音里透着邻里间那份特有的熟稔与接纳的善意。
亭子间里的喧嚣安静了片刻,大家都侧耳听着楼下的动静。
邬宏涛和阳光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的笑意。
吴恺咂咂嘴,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邬宏涛,低声说:“书楠可以啊,比上次见到的时候大方多了,像换了个人。”
邬宏涛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用力点头,无声地表示赞同。
不一会儿,脚步声再次“吱嘎吱嘎”地响起,由远及近。
蔺书楠回来了,手里的报纸空了,脸上带着一丝完成任务的轻松,还有一点不易察觉的、被邻里温暖回应后的淡淡红晕。
他坐回自己的小板凳,重新抓起几颗南瓜子,动作显得自然流畅了许多。
时间在轻松愉快的闲聊中,飞快滑过。
话题天南海北,从厂里车间趣闻、街头巷尾的见闻到回忆学生时代的糗事,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林见月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清澈的大眼睛像会说话,好奇地打量着每个人生动的表情。
她的目光尤其会在阳光明沉稳讲述时多停留几秒,仿佛被那温和有力的声音和条理清晰的思路吸引。
当吴恺眉飞色舞地讲起一次跑供销遇到的尴尬事时,她忍不住掩嘴轻笑,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儿。
阳光明偶尔捕捉到她的目光,会回以一个温和的微笑,林见月便像受惊的小鹿般迅速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扑闪着,白皙的耳根悄然泛起一层淡淡的粉色。
窗外的日头渐渐爬高,光线透过蒙尘的玻璃窗射进来,带着灼人的热度。不知不觉,已是临近中午时分。
“时间差不多了吧?”冯向红抬起手腕,看了看那块半旧的“魔都”牌手表,“该准备午饭了。”
“对对对!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邬宏涛第一个响应,响亮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肚皮,发出“啪”的一声。
大家纷纷笑着起身,七手八脚地把桌上剩余的零食小心归拢到一边,腾出宝贵的桌面空间。
谢飞扬、严俊、吴恺、冯向红开始从各自带来的包里或网兜里往外掏食材:
谢飞扬拿出一块用油纸包好、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严俊拿出几根翠绿带刺的黄瓜;吴恺贡献了一包干木耳和一小袋凭票才能买到的晶莹的龙口粉丝;冯向红则拿出了几个熟透的红番茄和一把新鲜水灵、带着泥土清香的小葱。
蔺书楠也早有准备,从床底拖出一个小竹筐,里面是几个圆滚滚沾着泥点的土豆和一把嫩生生的鸡毛菜。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我还准备了点啤酒和格瓦斯,起早排队买的。”
“啤酒?格瓦斯?书楠你想得周到啊!天热正需要!”谢飞扬惊喜地扬起了眉毛,拍了拍蔺书楠的肩膀。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阳光明身上。
他之前拿出的糖炒栗子仁已是意外之喜,他那军绿色挎包像个百宝囊,里面鼓囊囊的,肯定还有东西。
阳光明笑了笑,重新提起挎包。在众人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他再次将手伸进去,动作沉稳,不疾不徐。
首先拿出来的,是一个用厚实油纸严密包裹的长条形物体。
油纸浸润出深色的油渍,一股混合着浓郁黄酒、香料和肉食特有的醇厚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霸道地盖过了所有其他气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醉鸡!”吴恺鼻子最灵,立刻叫出声,眼睛都直了,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阳光明点点头,将这沉甸甸的包裹放在桌沿。
接着,他又取出一个同样油汪汪的包裹,这次是圆滚滚的形状。油纸揭开一角,露出皮色诱人的鸭皮,皮下是粉嫩的鸭肉。
“咸水鸭!”这次是冯向红认了出来,语气带着惊讶和欣喜。
最后,阳光明拿出一个沉甸甸的纸包,解开捆绳,里面是一根根色泽深红油亮、肥瘦相间、散发着独特腌腊香气的腊肠,看上去足有两斤重。
三样硬菜,如同三颗重磅炸弹,稳稳地摆在了狭小的方桌上。
醉鸡的馥郁酒香、咸水鸭的咸鲜肉香、腊肠的浓郁腊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垂涎欲滴的汹涌洪流,猛烈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嗅觉神经。
小小的亭子间里,瞬间充满了过年般丰盛而诱人的气息。
所有人都震惊了,连一向沉稳、见多识广的谢飞扬也瞪大了眼睛,忘了弹手里的烟灰。
吴恺更是夸张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响亮:“光明……你……你这是……打劫了南京路食品一店吧?
这些东西……有钱没票也难弄啊!路子嘎粗?”
他看向阳光明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
蔺书楠看着这三样价值不菲、平日难得一见的硬菜,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感谢或推辞的话,却一时失语,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又暖烘烘的。
阳光明神色如常,仿佛只是拿出了几样寻常蔬菜。
他拍了拍手,掸去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轻松自然:
“行了,别愣着了。今天大家凑在一起不容易,都出了力带了东西。中午敞开肚皮吃!
书楠,啤酒格瓦斯也拿出来冰上……哦,放自来水里镇着吧。”
他轻描淡写地带过,那份从容笃定,让人下意识地不再追问,只剩下满心的欢喜和澎湃的期待。
“好!听光明的!今天打土豪,分田地!”邬宏涛兴奋地搓着手,第一个响应,嗓门震得窗棂嗡嗡响。
众人立刻像上了发条般行动起来,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忙碌的身影和锅碗瓢盆的交响。
蔺书楠那只小煤球炉火力有限,大家便自发分工合作。
冯向红和林见月负责洗菜切菜,两个姑娘动作麻利,配合默契;严俊和吴恺帮着蔺书楠处理食材,择菜刮皮;谢飞扬则主动承担起去公用水龙头排队接水的任务。
阳光明和邬宏涛则当仁不让地处理那三样硬菜——
阳光明手法娴熟地将醉鸡斩件,那紧实莹润的鸡肉和黄澄澄、凝结着酒香的冻汁令人食指大动;
邬宏涛则把咸水鸭剁成大小均匀的块,油亮的鸭皮颤巍巍的,透着诱人的光泽;
腊肠被阳光明切成均匀的斜片,深红的瘦肉和晶莹透明的肥肉相间,煞是好看。
蔺书楠将六瓶绿色的“光明牌”啤酒和两大罐散装的、带着浓郁麦芽发酵香气的格瓦斯,小心地浸在盛满凉水的搪瓷大盆里冰镇。
他还特意从箱底拿出了平时舍不得用的几个搪瓷盘和印花的细瓷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