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6.强硬的街道办主任,噤若寒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26.强硬的街道办主任,噤若寒蝉 (第3/3页)

家,现在厨房里是住了三口人。

    可……可我们家,并非只有三口人啊。”

    冯师母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沉重的难堪和羞赧:

    “老大结婚早,运气好,单位给分了一间小房子,搬出去了,这倒不用我操心。

    可我们家二小子……去年也结婚了。”

    她的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穿透了石库门低矮的屋顶,看到了某个拥挤的角落:

    “家里就这点地方,实在是……实在是住不开啊!

    新媳妇进门,总不能跟公婆挤在一个小隔间里?

    没办法……实在是没办法!

    二小子和他媳妇,只能……只能搬去他丈母娘家挤着住!”

    说出“丈母娘家”几个字时,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耻辱感。

    “作孽啊!”陈阿婆在一旁忍不住叹息出声,感同身受地抹了抹眼角。

    张春芳也露出同情的神色。

    冯老师家的条件,以前很不错,但谁让他赶上了特殊的时候呢?

    以前的大房子换成了改造后的灶披间,难是难了点,但以冯老师的身份,还能继续工作,还能一家子团圆,就已经比一些同事强很多了。

    冯师母的眼圈微微泛红,泪水在眼窝里闪烁:

    “亲家那边的条件也一般,挤进去小两口,矛盾能少吗?

    二小子每次回来,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思想压力大得很……

    我这当妈的,心里像刀绞一样!觉得太丢人!太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亲家!

    可……可这住房问题,像座大山一样压着,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

    她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和深深的母爱。

    她抬起眼,恳切地望着田主任,将话题巧妙地拉回到这次改造:

    “借助这次改造,索要正式工名额,是我们之前想岔了,是有点无理取闹,眼光短浅了。

    这个,我得向街道,向田主任您承认错误。”

    她微微欠了欠身,姿态放得极低,“但家里的实际困难,特别是二小子的住房问题,像块大石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们全家心头啊!

    田主任,您是管着咱们街道衣食住行的父母官,我就盼着,街道上能不能……

    看在这次改造的份上,也体谅体谅我们家的难处,帮着想想办法,哪怕……

    哪怕能解决一间小点的屋子,不用很大,能让二小子两口子有个自己的窝,不用再寄人篱下……

    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对组织,对这次改造,我绝无二话!”

    冯师母这番话,情真意切,又入情入理。把之前“要工作”的不合理诉求,巧妙地转化为更正当、更难以回避的“解决住房困难”。

    尤其是“二小子寄居丈母娘家”的窘境,在这个年代,对于一个男人、一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耻辱和压力,极具说服力,也最能引起同情。

    她以退为进,哀兵动人,既承认了之前的“错误”,又抛出了一个更核心、更正当的诉求,将了田主任一军。

    田主任脸上的强硬线条,在冯师母这番声情并茂、逻辑清晰的诉说下,也不由得软化了几分。

    她无法再像对待惊慌失措的何彩云那样直接压制,只能放缓了语气,进行安抚:

    “蔺同志,您家里的情况,确实特殊,困难也是实实在在的。

    你家二小子的处境,街道办会记在心上。”

    她的语气和缓了一些,“但住房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需要时间,更需要机会。

    这次改造,主要解决的是新增困难户的燃眉之急,是雪中送炭。

    您家二小子的问题,属于改善性需求,是锦上添花。

    街道办会在后续工作中,结合房源情况,尽量优先考虑。

    希望您能理解街道的难处,再克服克服,等等机会。”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给了希望,又明确了优先级,还画了个饼。

    冯师母深谙见好就收的道理,立刻点头,脸上带着理解和感激,甚至挤出一丝略显疲惫的笑容:

    “我明白,田主任,我理解!街道也有街道的难处。千难万难,住房最难。

    只要组织上记着我们家的困难,给我们一个盼头,我们就愿意等!谢谢田主任费心了!”

    她再次微微欠身,姿态做得十足。

    一场可能爆发的激烈冲突,被冯师母以退为进、哀兵动人的策略暂时化解于无形。

    田主任也顺势将话题拉回正轨,语气恢复了之前的严肃和掌控感:

    “好了,大家的情况,困难,委屈,诉求,刘干事跑了两次,都带回来了。

    街道办也充分讨论,考虑到了大家的实际难处。”

    她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所以,今天我这个主任亲自来,就是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把区里这项重要的任务,彻底落实下去!”

    她微微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一锤定音的决断:

    “我重申一遍!这次改造,是区里统一部署的硬任务!是政治任务!

    任何单位,任何个人,无论有什么困难,无论有多少委屈,都必须无条件配合!这是大局!

    谁要是再无理取闹,阻挠改造,那就是对抗政策,后果自负!”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尤其在赵铁民和何彩云脸上停留了一瞬。

    这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强大的行政威压,让天井里的空气再次凝固,仿佛连呼吸都停滞了。

    何彩云吓得缩了缩脖子,彻底成了惊弓之鸟。

    陈阿婆紧紧抓着张春芳的手。

    张秀英脸色紧绷,嘴唇抿成一条细线,背在身后的双手绞得更紧。

    田主任满意地看着众人敬畏的反应,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抛出了她此行真正的筹码——补偿。

    当然,这补偿的尺度和内容,必须由她牢牢掌控。

    她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体恤”的味道:

    “当然,街道也不是不讲道理。

    考虑到改造确实会对大家的生活造成影响,街道办特事特办,我亲自出面,在上级领导那里据理力争,为大家争取到了一定的补偿!”

    她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瞬间亮起的眼睛,享受着这种掌控感。

    刘干事在一旁适时地挺了挺胸,仿佛这“争取到补偿”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脸上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神情。

    然而,阳光明的心却微微提了起来。

    田主任只提“争取到补偿”,却绝口不提补偿的具体内容和上次刘干事承诺的标准,显然是想模糊处理,让补偿停留在口头或者被她压缩到最低限度。

    不能再等了!

    阳光明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窗口,是决定能否为四户人家争取到实际利益的关键时刻。

    一旦田主任把话彻底说死,或者宣布一个低于预期的补偿方案,再想争取就难如登天。

    必须在她完全掌握节奏、宣布最终方案之前,把最关键的原则问题抛出来!打她一个措手不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