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0.温馨晚餐,深深沉溺,身体触感,雨中前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0.温馨晚餐,深深沉溺,身体触感,雨中前行 (第2/3页)

从底层生活中汲取养料,如何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

    他的讲述生动有趣,细节丰富,比如伏尔加河纤夫的号子声、小酒馆里的醉汉,很多都是林见月从未在课本或公开评论中听到过的,仿佛带着她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充满苦难与生命力的时代和国度。

    接着,他又聊到了鲁迅。

    他讲鲁迅弃医从文的抉择背后那份深沉的悲悯与决绝,讲他笔下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如何刺痛国人的神经,讲《朝花夕拾》里温馨的童年回忆,也讲《野草》中晦涩却充满力量的孤独呐喊。

    他巧妙地引用鲁迅的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又补充自己的理解:“这条路,需要不怕孤独的勇气和清醒的头脑。”

    “鲁迅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阳光明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狭小的空间里带着回响,“既戳破黑暗的现实,也无情地解剖自己。他的孤独和坚韧,恰恰来自他最深切的爱。爱这个民族,爱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林见月完全被吸引了,深深沉溺在他描绘的思想图景里。

    她托着腮,手肘支在桌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阳光明,长长的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

    她觉得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通往广阔天地的窗户。

    阳光明口中的文学,不再是课本里枯燥的说教或简单的故事情节,而是充满了鲜活的血肉、深邃的思想、复杂的人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他懂得那么多,讲得那么透彻、那么生动,又那么引人入胜。

    他不仅是在讲故事,更像是在为她点亮一盏灯,照亮了文本背后广阔的精神世界。

    清澈的眼神里,那份单纯的欣赏和亲近,渐渐被一种更深的、带着光芒的崇拜和灼热的认同感所取代。

    她觉得自己和阳光明之间,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灵魂共鸣,一种在思想荒漠中遇到绿洲的狂喜。

    她甚至觉得,能这样听他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阳光明同志,你懂好多……讲得真好。”她由衷地赞叹,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后的微颤,脸颊因为专注和兴奋而泛着红晕。

    阳光明看着她眼中毫不掩饰的崇拜和那份纯粹、炽热的求知欲,心中也涌起一阵强烈的暖流和一丝悸动。

    在这个思想被高度规训、表达被严格限定的年代,能遇到一个对文学、对思想本身保有天然热爱、敏锐感悟力和赤子之心的女孩,实属奇迹。

    他笑了笑,语气温和而真诚:“只是多看了几本书,多想了点问题罢了。你也老聪慧,一点就透,悟性很好。”这夸奖发自内心。

    两人聊得投入,桌上的饭菜不知不觉间已下去大半。

    窗外的天色,就在这关于文学、关于人性、关于思想的深入交谈中,悄然暗淡下来。

    就在这时,毫无预兆地,窗外漆黑的夜空被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紧接着,“咔嚓”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仿佛就在屋顶响起!

    豆大的雨点随即猛烈地砸在玻璃窗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瞬间连成一片狂暴的水帘。

    夏日的雷雨,总是来得如此迅猛而暴烈。

    “哎呀,下雨了!还下得这么大!”林见月被雷声惊得一颤,看着窗外瞬间被雨幕吞噬、变得白茫茫一片的街道,焦急万分,“怎么办?就是回去的太晚,向红姐会急死的!”

    雨声哗哗,如同瀑布倾泻,很快在饭店门口低洼处汇成了浑浊的小溪流。

    风裹挟着清凉的雨气和泥土的腥味,从门帘缝隙猛烈地钻进来,带来一阵凉爽的湿意。

    两人等了大半个小时,希望这阵头雨能像往常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然而,这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雷声渐远,雨势却从瓢泼转成了连绵不断的、细密而执着的雨丝,淅淅沥沥,在门外昏黄路灯的光晕里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湿冷的网。

    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只有路灯在雨幕中晕开一团团模糊的光。

    林见月越来越不安,频频看表:“这么晚了,雨也不停……公交车怕真没有了。”

    她站起身,语气带着决心和焦虑,“不行,我要走了。再晚回去不行了!”

    “现在出去,就算碰巧有车,等车也要淋得湿透。”

    阳光明皱着眉看了看外面湿漉漉、反射着幽光的街道和依旧飘洒不停的雨丝,“而且这雨一时半刻停不了。”

    他略一沉吟,果断地说:“这样,你坐我的自行车,我送你回去。撑住伞,总归比站在雨里等车强。”

    “啊?这……太麻烦你了!路不近呢!”林见月连忙摆手,一颗心却因为他的提议而剧烈地跳动起来,一股暖流夹杂着羞涩涌上心头。

    “不麻烦。总不能让你一个女同志冒雨回去。”

    阳光明语气不容置疑,透着一种让人安心和依赖的担当,“走吧,雨小点了,正好。”

    他指了指窗外,雨势确实比刚才小了些,从暴雨变成了中雨。

    他起身去柜台结了账,推开挂着湿漉漉蓝布帘子的门,细密的雨丝带着凉意扑面而来。

    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朦胧而破碎的光晕,像洒落一地的碎金。

    阳光明把自行车从屋檐下推过来,支好。车座和车把上都是雨水。

    “上车吧,当心滑。”他把那把沉甸甸的油布伞递给林见月。

    林见月接过伞,冰冷的竹制伞柄握在手里。

    她看着眼前自行车湿漉漉的后座,又看了看站在迷蒙雨幕中、神情沉稳坚定的阳光明,心跳得飞快,几乎要蹦出嗓子眼。

    她深吸一口气,侧身小心翼翼地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冰凉的湿意立刻透过薄薄的布料传来。

    她一只手用力撑开沉重的油布伞,努力举高,另一只手犹豫了一下,最终轻轻地、试探性地抓住了阳光明腰侧被雨水打湿的“的确良”衬衫。

    隔着薄薄的、湿凉的衣料,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体传来的温热和紧实腰身的触感。

    林见月的心跳得更快了,脸颊在夜色和雨幕的遮掩下滚烫。伞很大,像一朵移动的黄色蘑菇,勉强能遮住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