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9.大嗓门,拍桌子,分房小套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9.大嗓门,拍桌子,分房小套间 (第3/3页)

套,绝对是这三套空房里条件最好的!实用!长远看,最实惠!”

    他再次强调了“实用”和“实惠”这两个关键词。

    阳光明几乎没有犹豫。韦鸿宇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完全是从最实际、最长远的居住体验出发。

    楼层、用水、卫生间的便利性,加上那价值两百块、堪称奢侈的隔断,都让二楼这套房成为了不二之选。

    “韦科长,听你这样一讲,我觉得很有道理。”阳光明果断地说,语气坚决,“就选二楼这套!麻烦你了!”

    “好!爽快!”韦鸿宇一拍大腿,笑容满面,仿佛完成了一桩心仪的交易,“我就知道你会选这套!实用为王嘛!”

    他立刻拿出那份空白的住房申请表,“来,填一下这个表格,走个流程。我这边马上帮你办手续。”

    填表、签字、盖章……韦鸿宇亲自操作,动作麻利,效率极高。

    他翻找印章时那种熟稔,在表格上签下“同意分配”时那种挥洒自如,都透露出一种掌控实权的从容。

    不到二十分钟,所有手续就办理妥当。

    最后,韦鸿宇拉开办公桌最下面一个带锁的抽屉,摸索了一下,郑重地拿出一把黄铜色的、带着明显磨损和使用痕迹的老式钥匙。

    钥匙柄上缠着一小圈褪色的蓝棉线,显然是前任主人为了防滑和辨认留下的。

    “你拿着,光明。”韦鸿宇将这把沉甸甸的钥匙,轻轻放在阳光明早已摊开的掌心。

    冰凉的金属触感瞬间传递过来,带着岁月的重量和崭新的希望。

    “三号楼,二单元,二零三室。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他的声音里,也带着一丝完成重要交接的郑重。

    钥匙沉甸甸的,躺在掌心,带着金属特有的质感和冰凉。

    阳光明的手指下意识地收拢,紧紧攥住。

    那点冰凉沿着指尖蔓延,却奇异地点燃了心底最深处的那团火,烧得他指尖都有些发烫。

    这把小小的、带着岁月磨痕的黄铜钥匙,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通往一个二十六平米天地的凭证,是告别小隔间那狭小、昏暗、没有隐私的阴霾的通行证,也是“家”这个字眼,第一次如此真实可触地落在他掌心的分量。

    这分量,压得他心头沉甸甸,却又轻盈得仿佛要飘起来。

    “谢谢!太感谢了,韦科长!”阳光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是极力压抑的激动。

    他抬起头,看向韦鸿宇,眼神里的感谢,真诚而灼热。

    韦鸿宇摆摆手,脸上是办成一件大事后的轻松和满意:“客气啥,都是分内事。手续办完,钥匙交给你,这套房子就算正式归你使用了。”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个“你放心”的、带着服务意识的笑容。

    “知道你肯定想早点搬进去。这样,明天是休息日,我亲自安排人过去。”

    他语气肯定,“把里里外外,墙壁顶棚,统统帮你用新石灰粉刷一遍!保证刷得雪白,透亮,一点陈年污渍油烟气都不要留!那些遗落下来的旧家具杂物,该清的统统清走,绝对帮你收拾得清清爽爽!”

    他描绘着焕然一新的景象。

    他拍着胸脯,再次保证:“你放心,就一天功夫!保证不耽误你下礼拜一,或者你挑个好日子,开开心心搬新家!”

    他特意用了“好日子”这个带着吉祥意味的词。

    一天!粉刷一新!

    阳光明仿佛已经闻到了那新刷石灰特有的、带着点碱味的清新气息,看到了雪白墙壁反射着窗外阳光的明亮。

    这气息,这光亮,将彻底覆盖掉前任住户留下的所有生活痕迹,成为属于他阳光明崭新生活的底色。

    “太好了!韦科长,你想得太周到了!真是……真是不晓得怎么谢你!”

    阳光明连声道谢,心中的喜悦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波波冲击着胸腔,几乎要漫出来。

    韦鸿宇的效率和细致,这额外的、主动提出的粉刷服务,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谢啥,应该的!”韦鸿宇笑着把他送到办公室门口,“赶紧回去准备准备吧,想想新家怎么布置。乔迁之喜,到时候不要忘记请我吃杯喜酒哦!”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一定!一定!”阳光明笑着应承,紧紧攥着那把钥匙,像是攥着整个世界,走出了房管科办公室。

    走廊里光线有些昏暗,混合着旧报纸和灰尘的味道。但他觉得眼前一片光明,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脚步不自觉地变得轻快,皮鞋踩在有些坑洼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步都踏在实处。

    他没有立刻回厂办,而是走向走廊尽头那扇蒙着灰尘的窗户。

    远处,家属区那几栋灰扑扑的、火柴盒般的筒子楼静静矗立在夕阳熔金般的余晖里。

    其中一栋,就是三号楼。

    二楼,东边……他的目光如同精确制导,瞬间锁定了那个位置,仿佛穿透了斑驳的墙壁,清晰地看到了那套即将焕然一新的小套间——二零三室。

    里外两间,二十六平米。两个小小的、由前任花巨资打造的、充满生活智慧的隔间。

    明天,雪白的墙壁……掌心那把钥匙的轮廓清晰地硌着皮肤,带着金属的凉意和沉甸甸的真实感,提醒他这一切绝非梦境。

    筒子楼,公用的总是湿漉漉的水房,公用的气味复杂的卫生间,走廊里堆放的煤球炉和杂物……

    这些条件,比起赵国栋家那独立的厨房、卫浴、宽敞的客厅,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但阳光明的心中,没有丝毫的遗憾或不满足,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脚下土地般的踏实感。

    这是他凭借自己的笔杆子,在《工人日报》上,一个字一个字,熬过无数夜晚,推敲琢磨挣来的。

    是赵国栋在厂委会上,力排众议,为他拍桌子瞪眼睛争抢来的。

    是韦鸿宇细心为他挑选、分析利弊,并承诺粉刷一新的小套间。

    是实实在在的属于他阳光明的一隅天地,一个可以关起门来、称之为“家”的起点。

    他缓缓摊开手掌,那把黄铜钥匙静静地躺在掌心里。

    窗外斜射进来的夕阳余晖照在他的身上,阳光明觉得自己的整颗心都是热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