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8.回城咨询,真正目的,大献殷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8.回城咨询,真正目的,大献殷勤 (第2/3页)

直到午饭的香味飘进来。

    接下来的几天,阳光耀像是要把过去两年亏欠的、以及未来几年可能都享受不到的“福气”,一次都补回来。

    张秀英拿出了全部的热情和家里有限的好东西。昨天是红烧肉,今天是葱油拌面加了点肉末,明天是托人弄来一条小鲫鱼炖了汤。每顿饭,油水最足、最好的那部分,必定先夹到阳光耀碗里。

    “耀耀,多吃点,补补身子!在那边吃不上啥好的……”张秀英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眼圈总是忍不住发红。

    阳永康话不多,但吃饭时,也会默默地把盘子里仅有的几块肉往他那边推推。

    大哥阳光辉更是闷头吃饭,从不跟他争抢。

    家里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补偿般的溺爱氛围。

    阳光耀来者不拒,吃得心安理得,却也隐隐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短暂的“好日子”,是用他漫长的“苦日子”换来的。

    转眼到了周日。

    阳光耀起了个不算太早的早觉。

    深秋的阳光透过石库门老虎窗的缝隙,斜斜地落在床铺上,带着一丝稀薄的暖意。

    他揉揉眼睛,听着楼下灶披间里锅碗瓢盆的轻响,还有母亲张秀英压低嗓门和大嫂李桂花说话的细碎声音。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家常的安宁,这在他插队的东北是难以想象的奢侈。

    他穿好那身洗得发白、肘部磨得有些透亮的蓝布褂子,踩着千层底的布鞋下了楼。

    张秀英已经等在八仙桌旁,桌上摆着一碗糖水荷包蛋,白瓷碗里卧着两个圆润饱满的荷包蛋,糖水清亮,飘着几缕热气。

    “快趁热吃,耀耀。”张秀英把碗往他面前推了推,脸上的皱纹都舒展着,“特意给你煮的,补补身子。”

    阳光耀心里一暖,没说话,低头大口吃起来。糖水的甜味和鸡蛋的鲜香混合在一起,温润地熨帖着肠胃,也勾起了心中对家中滋味的眷恋。

    吃完最后一口,他抹了抹嘴,对正在水池边弯腰洗菜的母亲和大嫂说:“姆妈,大嫂,我去光明那边看看,中午在他那儿吃,不用等我。”

    张秀英闻言,立刻直起身,在围裙上擦擦湿漉漉的手,脸上漾开真切的笑意:

    “好,好!昨天我跟明明讲过了,他讲晓得咯。你去认认门也好,兄弟俩多聚聚。”

    她看着二儿子,眼神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欣慰和牵挂。

    阳光耀从中山装内袋里小心地掏出那张迭得方方正正的小纸条,上面是阳光明用工整的钢笔字写的地址。他揣好纸条,溜溜达达出了门。

    深秋的魔都街头,梧桐树叶已大半枯黄,在微凉的晨风里打着旋儿飘落。

    阳光带着一种清冷的质感,照在略显空旷的马路上。

    行人不多,大多步履匆匆,穿着灰蓝黑为主色调的衣裤,自行车铃铛偶尔清脆地响过。

    街角国营食品店门口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副食品供应总是紧俏的。

    阳光耀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淡淡煤烟和落叶气息的空气,这是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他按着地址的指引,穿过几条熟悉的、两旁矗立着老式洋房或石库门弄堂的马路,拐进了一片工人家属区。

    景象陡然不同起来。

    眼前是一片密集的工人新村,一栋栋火柴盒似的灰扑扑的筒子楼紧密地排列着,楼间距狭窄。

    楼体墙面不少地方已经斑驳,露出里面的红砖。

    阳光耀找到了三号楼。

    水泥楼梯粗糙冰冷,扶手栏杆上落满了灰尘。

    他一步步爬上二楼,楼道里光线昏暗,两侧堆着很多杂物,只容一人侧身通过。

    找到二零三室,木门紧闭着。他抬手,用指节在门上笃笃笃地敲了三下。

    门几乎是应声而开,露出阳光明那张年轻却透着沉稳的脸。

    他穿着干净的卡其布工装,袖口挽起一截。“二哥,来啦。”声音不高,带着一种自然的亲近。他侧身让开通道。

    阳光耀踏进房门,一股清爽的肥皂水气味扑面而来,与楼道里的混杂气味截然不同。他的目光立刻像探照灯一样,带着新奇和审视,扫视起这方属于小弟的独立天地。

    这是一个标准的里外套间,总面积大约二十六七平米。

    外间不大,雪白的墙壁是新粉刷过的,水泥地面拖得发亮,能映出模糊的人影。靠墙摆着一张深褐色的八仙桌,油漆有些剥落,但擦得干净。

    围着桌子是四把同样式样的木椅子。墙角还立着一个矮矮的木架子,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几个搪瓷盆和暖水瓶。整个外间简洁、规整,透着一股刚搬进来不久的利落劲儿。

    阳光明示意他往里走。

    推开里间的木门,空间稍大些。最显眼的是一张宽大的紫檀木床,色泽深沉,木质纹理清晰,透着一股厚重感,显然不是普通的新家具。

    床上铺着蓝白格子的床单,被子迭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

    靠墙立着一个样式古朴的黄花梨大衣柜,柜门紧闭。

    窗下是一张刷着淡黄色油漆的书桌,桌面光洁,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本书——一本《毛选》、一本《机械原理》、一本《新华字典》,还有两个硬壳笔记本和一支插在墨水瓶里的英雄牌钢笔。

    窗户擦得锃亮,深秋的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进来。

    虽然家具不多,只有这几样大件,但摆放得恰到好处,空间显得不拥挤,反而有种空旷的洁净感,一种完全属于个人的不受干扰的气息,弥漫其间。

    “一个人住这么大地方……”阳光耀忍不住再次感叹,声音里是毫不掩饰的羡慕,甚至夹杂着一丝难以置信。

    他走过去,手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触感,抚摸着那张紫檀木大床冰凉的光滑的边沿。又拉开黄花梨大衣柜沉重的柜门看了看,里面整齐地挂着几件工装、衬衫,还有迭放好的内衣裤和袜子。

    “真好……”他喃喃道,眼神有些发直,“比我们知青点那四面透风的泥草屋,那几十号人挤在一起的大通铺,强了何止百倍千倍。”

    一股强烈的酸涩毫无预兆地涌上心头,堵在喉咙口。

    他想起自己那个用泥巴糊墙、草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