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摆明排斥.就职表态.锋芒微露 (第2/3页)
辞得体,手伸出的角度恰到好处,既显示尊重,又不失身份。
刘金生立刻伸出胖乎乎的右手,和阳光明的手紧紧握住,热情地摇晃了两下。
他的握力很足,“哎呀,光明同志太客气了!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你年轻有为,思路活,正好给我们科里带来新气象!”
刘金生的笑容无比自然,话语也十分周到,仿佛真心实意地欢迎。
接着,阳光明转向一旁的殷永良,同样伸出手。
“殷副科长,您好,以后工作中还请多指教。”他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殷永良,语气温和。
殷永良的反应则平淡得多。
他伸出手,与阳光明的手短暂地碰了一下,便迅速收了回去,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一个模糊的“嗯“音,算是回应。
他的脸上始终没什么表情,镜片后的目光甚至没有在阳光明脸上多做停留,显得十分冷淡。
他和刘金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落在办公室所有悄悄关注着这边动静的人眼里,意味自然不同。
有人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有人低头掩饰表情。一个年轻女办事员忍不住用手掩住了嘴,另一个男青年则挑了挑眉。
温永泽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心中了然。
刘金生果然还是那个笑面虎,场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心里再怎么想,面上绝不会轻易让人抓住把柄。
而殷永良,则直接把不欢迎写在了脸上,格局似乎小了点,但也符合他一贯严肃刻板、不善掩饰的性格。
温永泽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温永泽的任务本已完成,可以就此告辞回人事科。但他略一沉吟,还是决定把流程做得更圆满一些。
这并非他更偏向阳光明,而是出于一种谨慎。
他不想在这种细节上,让新任厂长赵国栋觉得他这个人事科长办事不够周到,对新厂长安排过来的人有所轻慢。
哪怕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他也要避免。
想到这些,他笑着对刘金生提议道:“刘科长,你看,光明同志初来乍到,是不是让科里的同志们也都认识一下?
大家手头的工作暂时停一停,一起去三楼小会议室,咱们是不是简单开个欢迎会?
也让光明同志和大家打个照面,互相有个初步了解。”
他的措辞很得体,既提出了建议,又尊重了刘金生作为科室负责人的权威。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属于新干部上任的常规流程。
刘金生脸上笑容不变,心里怎么想,外人不得而知,但嘴上答应得极为爽快。
“应该的,应该的!温科长考虑得周到。我这就安排。”他的反应很快,没有丝毫犹豫。
他转过身,对着大办公室拍了拍手,声音依旧洪亮:
“大家注意一下,手头的工作先放一放。全体都有,到三楼小会议室开个短会,欢迎我们科新来的阳光明副科长。”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目光扫过全场,确保每个人都能听清。
科员们闻言,纷纷放下手中的算盘和笔,站起身来,低声交谈着,陆续走出大办公室,沿着走廊向楼梯口走去。
有人顺手带上了账本,有人小心地盖上了墨水瓶。
脚步声、椅子的移动声、低语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刘金生笑着对温永泽和阳光明做了个“请“的手势,“温科长,光明,咱们也过去吧。”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显得十分尊重,手臂伸展的弧度恰到好处,既显得热情,又不失身份。
殷永良默不作声地跟在一旁,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他的脚步有些重,踩在木楼梯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三楼的小会议室不大,摆放着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周围是十几把木椅子。
财务科二十多号人陆续进来,很快便将座位坐满,后来的人只能靠墙站着。
窗户开着,但九月的天气依然闷热,房间里人多,空气显得有些滞闷。
温永泽自然是会议的主持者。
他站在会议桌的一端,双手微微撑在桌面上,目光环视一圈。
等众人基本安静下来,他便开门见山,简单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目的:
“今天召集大家开个短会,主要内容就是欢迎阳光明同志正式到我们财务科工作,担任副科长职务。”
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人事干部特有的清晰口吻,说话时手势不多,但每个动作都很到位。
接下来,他按照惯例,简要介绍了阳光明的履历。
阳光明入厂时间短,这是客观事实,无法回避。
但温永泽很巧妙地将重点放在了阳光明取得的荣誉和贡献上。
“光明同志虽然年轻,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表现突出,成绩显著。”
他提到阳光明在《工人日报》和《沪海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为厂里赢得了荣誉。
提到了他在不久前仓库纵火事件中的表现。
重点强调了他被评为本年度厂级优秀党员。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荣誉,拿出来说,足以让人信服,也冲淡了资历浅可能带来的质疑。
温永泽的用词中性客观,但话语间的倾向性还是隐约可辨。
坐在下面的财务科职员们,安静地听着。
对于这些事迹,他们大多早有耳闻,此刻听温永泽正式道来,感受又不尽相同。
年轻些的,目光中不免带上些羡慕和佩服。年长些的,则多是沉默,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有人在小本子上随手记着什么,有人则专注地看着温永泽,听得很认真。
介绍完毕,温永泽带头鼓掌,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一片颇为热烈的掌声。
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的态度必须要有。掌声持续了十几秒钟,在温永泽的手势下渐渐停歇。
掌声过后,会议室里出现短暂的寂静。
掌声停歇后,温永泽看向刘金生。“下面,请我们财务科的科长,刘金生同志讲几句。“
刘金生笑呵呵地站了起来,先是对温永泽点头致意,然后面向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阳光明身上,笑容可掬。
“首先,我代表财务科全体同志,热烈欢迎光明同志的到来!”
他又带头鼓了两下掌,他的手掌肥厚,拍击时声音响亮。
跟随他的动作,下面也响起一阵掌声。
“光明同志年轻有为,能力突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厂党委安排光明同志来加强我们财务科的领导力量,是对我们财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他的话十分官方,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相信,光明同志的加入,一定能给我们科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思路。
希望科里的同志们,以后要积极支持、配合光明同志的工作。
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财务科的工作做得更好!“
他的发言简短,热情洋溢,完全是标准化的欢迎辞令。
说完后,他再次鼓掌,下面也跟着鼓掌。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似乎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掌声中,他缓缓坐下,动作从容不迫。
温永泽点点头,目光转向殷永良,“殷副科长,你也说两句吧。“
殷永良似乎不太情愿地慢慢站起身。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扫过众人,最后短暂地落在桌面某处,似乎不太愿意与人对视。
他的声音平淡,甚至有些干巴巴的,“欢迎阳光明同志。”
这简单的几个字,几乎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努力思考还能说些什么,然后补充道:“希望以后工作上能合作顺利。”
说完,便径直坐下了,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会议室里的气氛,因为这两段反差极大的发言,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刘金生的热情周到和殷永良的冷淡敷衍,形成了过于鲜明的对比。
有人不安地挪动了一下身子,有人低头掩饰表情,就算最迟钝的人,也能看出三位领导的关系似乎有点紧张。
温永泽的眉头,又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觉得殷永良的这番表现,格局委实小了点儿,甚至有点不给他这个人事科长面子,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足。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略微表达自己的不满。
温永泽轻轻咳了一声,打破这短暂的尴尬沉默,脸上重新挂上笑容,看向阳光明,“下面,我们请今天的主角,阳光明同志,给大家讲几句。“
这一刻,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阳光明身上。
好奇,审视,期待,观望……种种情绪,无声地交织。
刘金生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容,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评估。
殷永良则垂着眼皮,看着自己放在桌上的手,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发言毫无兴趣。
阳光明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沉稳,不见丝毫慌乱。
站定后,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用目光缓缓地、认真地扫视了一圈在座的每一个人。
他的眼神平静而清澈,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力量。
被他目光扫过的人,都不自觉地稍稍坐正了身体。
“温科长,刘科长,殷副科长,各位财务科的同志们,大家好。”
他的声音响起,清朗而平稳,音量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他的普通话很标准,带着一点南方口音,但不明显。
“首先,感谢厂党委和厂领导的信任,任命我担任财务科副科长。感谢温科长刚才的介绍,也感谢刘科长的欢迎。”
他的开场白谦逊而得体,目光平稳地扫过全场,与几个人的视线有了短暂的接触。
“财务工作是工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厂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每一分国家资产的合理使用。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他的语调逐渐拔高,开始切入正题,话语间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更高的格局和理论高度。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响应号召,抓格命,促生产。
我们红星国棉厂,作为重点国营企业,更要走在前面。
而财务工作,不仅要做好传统的记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