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9.再胜一局.核查结果.语言交锋.病休调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79.再胜一局.核查结果.语言交锋.病休调离 (第3/3页)

心迹,“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财务科的各项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行,为厂里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而不是……”

    他轻轻摇了摇头,“而不是越俎代庖,顺便把政工组的活也干了。”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那两个文件夹:“如果我真的依据这些材料,去严肃追究四组和五组前任组长的责任,把事情彻底闹大,捅到上面去,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我想你一定不想看到。”

    “政工组一旦正式介入,立案调查,整个财务科都会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必然严重影响全厂的资金流转和业务运行!而且……”

    阳光明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语速放缓,一字一句地说道,“这后面,究竟会牵扯到什么人?牵扯多深?水有多浑?恐怕所有曾经沾边、打过擦边球、或者心里有鬼的人,往后都会心惊胆颤,寝食难安了。

    财务科,甚至整个厂办系统,恐怕有很多人会整日惶恐不安。”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殷永良最脆弱、最恐惧的心坎上。

    这不仅仅是威胁,更是赤裸裸地揭示了最坏的可能性,而那可能性中,必然包含着他殷永良自己。

    殷永良的脸色变幻不定,灰白中透着一丝死寂,手指无意识地紧紧攥住了自己的衣角,手背青筋微凸。

    他当然无比明白阳光明话里的深意。

    真要是彻查下去,赵卫国和李素娟固然首当其冲,难逃干系,但他这个分管副科长,难道就能独善其身,完全撇清关系?

    那些模糊地带的操作,那些心照不宣的惯例,那些他曾经默许、暗示甚至直接授意的事情,多少都会留下痕迹,足够将他拖入万丈深渊!

    阳光明此刻愿意私下谈,并且暗示可以放过他,这几乎是眼下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也是唯一体面的结局。

    识时务者为俊杰。

    硬扛下去,只有身败名裂一种结局。

    殷永良又又又一次深吸了一口气,这一次,气息中带着明显的颤抖,仿佛这一口气抽空了他体内最后一丝支撑的力量。

    他的肩膀明显地、无力地垮了下来,一直挺得笔直的腰背也弯曲了下去,显得佝偻而苍老。

    他脸上的强硬、戒备、不甘,最终都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疲惫和无奈的妥协所取代。

    “你……你想怎么做?”他的声音干涩无力,带着明显的颤抖,几乎低不可闻。这句话问出来,等于他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开始讨论“投降”的条件了。

    阳光明知道,这场无声的较量,他已经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他保持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早已想好的、能给彼此保留最后一丝体面的方案:

    “殷副科长,我看你这段时间气色一直不太好,人也很憔悴,精神状态大不如前。是不是身体真的不太舒服?

    财务工作压力大,琐事多,千头万绪,确实耗神费力,积劳成疾也是常有事。”

    他的话语听起来像是同事间真诚的关心,但殷永良立刻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我觉得,或许趁着这个机会,休个病假,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阳光明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继续说道:“等身体养好了,安稳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厂里领导申请,调到一个相对清闲一点、压力小一点的岗位上去,继续发挥余热,为厂里做贡献。

    我想,厂领导一定会体谅和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实际困难的。”

    阳光明的话说得很委婉,很客气,甚至带着关怀,但意思再明白不过——主动请辞副科长职务,体面地调离财务科这个是非之地。

    殷永良的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彻底褪尽了,变得一片惨白。

    他闭上眼睛,头颅微微垂下,陷入了长达一两分钟的沉默。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远处车间机器的轰鸣声。

    阳光明也不催促,耐心地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最终的结果,去做出最后的决断。

    这是一种胜利者的宽容。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殷永良才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睁开了眼睛,眼神灰暗,空洞,充满了无尽的挫败感和屈辱。

    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声音低哑得如同叹息,很快消散在空气里:“……好。我……我知道了。”

    三个字,仿佛用尽了他生命中最后残存的所有力气和尊严。

    说完,他挣扎着站起身,没有再看阳光明一眼,也没有再看桌上那两份决定了他命运的文件,脚步有些踉跄,又有些虚浮地走出了办公室,背影显得格外苍凉、落寞和孤寂,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阳光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殷永良消失的方向,听着那蹒跚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失,才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事情的发展,比他最初预想的还要顺利一些。殷永良,终究还是个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害的聪明人。

    几天后,财务科内部传出消息,殷副科长因长期劳累,身体严重不适,需要住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休养一段时间。

    又过了几天,一份由殷永良本人亲笔签名、提交的申请报告,经由刘金生转递,送到了厂人事科。

    报告中,他以健康状况急剧下滑,医嘱强调需绝对静养,难以继续胜任财务科繁重复杂的工作为由,情词恳切,充满无奈与感激地恳请组织考虑其实际困难,将其调整到一个相对清闲的岗位工作,以便安心休养。

    报告写得情真意切,充满了对组织的感激和对自身健康问题的无奈,看不出丝毫被迫的痕迹。

    厂领导很快做出了批复,同意了殷永良的请求。

    考虑到他为工厂服务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终将其调往厂工会下属的职工活动中心,担任了一个管理图书报刊的闲职,待遇保持不变,算是给了他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场方式。

    这个消息再次在财务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其强度甚至超过了上次四组和五组组长被免职。

    自从上次两组组长被突然免职之后,科里众人表面上不敢议论什么,但私下里都心照不宣地猜测接下来必然还有一场更激烈的、真刀真枪的龙争虎斗。

    大家都暗暗等着看新来的后台硬实的阳副科长,和根基深厚、经营多年的殷副科长之间,如何上演一场精彩的较量。

    万万没有想到,这场预料中本该火星四溅、激烈碰撞的风波,竟然以这样一种近乎无声无息、波澜不惊的方式迅速落幕。

    他们几乎没看到阳光明有什么明显的大动作,甚至没听到两人之间有过任何一次激烈的争吵或公开的冲突,殷永良就突然称病,然后如此迅速地主动请调了。

    这个过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结束得干净利落,甚至带着一点诡异的平静。

    众人再看向阳光明时,目光里已经不仅仅是之前的敬畏,更多了几分高深莫测、难以揣度的感觉。

    这个年轻的副科长,手段如此老辣果决,心思如此深沉难测,不动声色之间,甚至未曾公开撕破脸皮,就化解了科室内部最大的阻力,其城府、耐性和手腕,远远超乎了他们最初的想象。

    一种真正的,混合着强烈敬畏和高度谨慎的情绪,开始在科室里悄然弥漫开来,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更加小心翼翼地规范着自己的言行,工作效率似乎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几分。

    殷永良的调离,使得财务科再次恢复了一个科长加一个副科长的常规领导格局。

    阳光明也借此机会,真正在财务科确立了自己不容挑战的威信,彻底站稳了脚跟。

    他开始更加自如地行使副科长的职权,安排工作,召集会议,他的指示得到了更迅速、更有效的执行。

    与此同时,他与刘金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平衡状态。

    表面上,两人关系和谐,工作配合默契。

    刘金生依旧是那个笑容可掬、关心下属、处事圆滑的科长,对阳光明的工作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支持,至少在明面上绝对挑不出任何毛病。遇到科室重大事项,他也会主动找阳光明商议,表现出充分的民主。

    阳光明也保持了足够的谦逊和对正职领导的尊重,遇到重要事项都会主动向刘金生汇报请示,维护着科长的权威和面子,从不越权行事。

    但两人心里都如明镜一般清楚,那层和睦融洽的面纱之下,是各自的极度谨慎、暗中观察和必要的防备。

    一种新的无形的界限,被清晰地划分出来。

    阳光明很清楚,自己来财务科时间尚短,虽然以雷霆手段挤走了殷永良,初步立威,但根基尚浅,羽翼未丰,当前最重要的依然是稳定局面,理顺工作,积累人望,而不是急于求成地进一步去挑战刘金生经营多年的权威。

    维持目前这种表面上的和谐与平衡,对他最为有利。

    刘金生同样是个极其谨慎、稳妥且有耐心的人。

    他在阳光明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排挤走的打算,随着殷永良的意外出局和阳光明的迅速站稳脚跟而彻底落空。

    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年轻副手所拥有的能量和手腕。

    在形势未明、看不清对方底牌之前,维持现状,相安无事,静观其变,边走边看,无疑是他作为正职最稳妥、最安全的策略。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博弈并未结束,只是转入了一个新的、更加隐晦、更加考验耐性和智慧的阶段。

    财务科的算盘声依旧噼啪作响,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每日依旧,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科室里的每一个人,从科长到最基层的记账员,心里都无比清楚地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地不可逆转地不一样了。

    一种新的秩序,正在这种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悄然确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