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罗兴邦的惊喜.进城工作.罗家父母 (第1/3页)
从霍主任家出来,阳光明和阳香梅走在返回靠山屯的黄土路上。
午后的阳光透过路旁杨树的枝叶间隙洒落,虽然依旧炽烈,但两人心中却如同有一股清泉流淌,畅快而明亮,脚步也格外轻快。
阳光明侧头看了眼身旁的二姐,见她唇角含笑,眼中闪着久违的光采,心中也不由欣慰。
他故意放慢脚步,配合着阳香梅的步调,姐弟俩就这样默契地并肩而行。
路旁的玉米地已有一人多高,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好运低吟浅唱。
远处连绵的青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苍翠欲滴。
来到靠山屯附近,偶尔有扛着农具的社员从对面走来,见到他们都会停下来打个招呼,好奇地多看两眼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人。
阳光明一一礼貌回应,既不显得过于热络,也不失礼数。阳香梅则微微低头,带着几分羞涩,但脊背挺得笔直,那是长期教书养成的习惯。
阳香梅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恍惚,感慨的说道:“多亏了你,小弟。有了这份工作,等以后结了婚,我就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有你帮我,真好!”
“说什么傻话。”阳光明温和地打断她,“你是我二姐,我不帮你帮谁?再说,这也是你自己争气,霍主任要不是看中你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也不会开这个口。”
话虽如此,阳香梅心里明白,若不是小弟有本事,能交好霍主任这样的人物,自己再踏实肯干也无济于事。她看了眼身旁已然成熟稳重的弟弟,心中既骄傲又感激。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已能看到靠山屯那低矮的土坯房。
回到靠山屯小学时,时间差不多是下午两点半。
阳光明考虑到罗兴邦刚进厂上班,总是请假影响不好,而且县城离屯子不算太远,骑车来回也方便,便决定托人捎信,让他下班后再过来一趟详谈。
他想起孙支书家那个机灵的小孙子“小石头”,以及热情爽快的孙家老三。这事托付给孙家最合适,也显得正式。
姐弟俩没回宿舍,直接拐向了屯子东头的孙支书家。
孙家的院子比普通社员家要宽敞些,土坯墙围成个大院,院里种着几棵枣树,这个时节已是硕果累累,红绿相间的枣子压弯了枝头。
孙德贵老两口刚吃完晚饭,正坐在院里枣树下乘凉,摇着蒲扇闲聊。见到阳光明姐弟来访,很是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坐。
阳光明笑着婉拒,站在院门口说明来意:“孙支书,大娘,打扰了。想麻烦您家老三再跑趟腿,给县木材厂的罗兴邦捎个信,让他下班后有空来屯里一趟,有点要紧事商量。”
孙德贵一听,立刻朝屋里喊了一嗓子:“老三!出来一下!”
孙家老三应声而出,是个二十七八岁的汉子,穿着汗衫,身材结实,脸上总带着笑。
“爹,啥事?”
“你骑车子,再去趟县里木材厂,找罗兴邦,就说魔都来的阳同志找他,让他下班后务必来屯里一趟,有要紧事。”孙德贵吩咐道。
孙家老三爽快答应:“哎,行!我这就去!”他转身就推了院子里那辆二八大杠。那自行车虽然有些旧了,但擦得锃亮,可见主人对它的爱惜。
阳光明连忙道谢:“三哥,又麻烦你了,真是不好意思。”
“这有啥!一会儿的事!阳同志你太客气了!”孙家老三憨厚地笑笑,腿一抬骑上自行车,车铃叮当作响,很快便驶上了黄土路。
事情办妥,阳光明和阳香梅再次道谢后,便返回了小学宿舍。
那间小小的教师宿舍此刻在阳香梅眼中,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了。或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即将离开,她打量这间住了一年的小屋,目光中多了几分留恋。
等待的时间里,阳香梅由于过于激动,一直平静不下来。一会儿整理一下本就整洁的房间,一会儿又拿出那块新手表摩挲着。
阳光明则相对平静,拿出随身带的书翻看着,但眼角余光也时不时瞥向窗外。他知道二姐一时平静不下来,便时不时找些话题与她闲聊,分散她的注意力。
“二姐,等你在县医院安定下来,抽空学学护理知识。多一门手艺总是好的,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转岗呢。”阳光明看似随意地说道。
阳香梅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我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阳光明笑道,“你才二十出头,正年轻呢。再说你高中文化,学东西快。霍主任既然欣赏你,你表现出上进心,他肯定会给你机会的。”
这话像是一颗种子,在阳香梅心里生根发芽。她原本只想着有了这份工作就知足了,从未想过还有更多可能。经弟弟这么一提,她忽然觉得未来的路似乎更加宽广了。
天色渐渐擦黑,屯子里各家各户的炊烟次第升起。校园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归巢的麻雀在屋檐下叽叽喳喳。
终于,在暮色四合之际,院子外面传来了熟悉的自行车铃铛声,以及急促的脚步声。
“香梅?光明兄弟?”罗兴邦那带着急切和些许喘息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阳香梅几乎是跳起来去开的门。
门外,罗兴邦推着自行车,额头上都是细密的汗珠,脸上带着明显的焦急和担忧。
他下午接到孙家老三传信,只说阳光明有要紧事找他,让他下班务必去一趟靠山屯。
他一路胡思乱想,生怕是阳光明对家里不满意,或是婚事出了什么变故,骑得飞快,心也一直提着。
“兴邦,你来了,快进来。”阳香梅看到他,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连忙让他进屋。
阳光明也站起身,笑着招呼:“兴邦大哥,下班了?路上辛苦,先喝口水歇歇。”他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给罗兴邦倒水。
罗兴邦接过水,也顾不上喝,急切地看着阳光明:“光明兄弟,这么急叫我来,是……出什么事了?”他的目光在阳光明和阳香梅脸上来回扫视,试图找出些端倪。
阳光明见他一脸紧张,不由得笑了:“兴邦大哥,别紧张,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好事?”罗兴邦愣了一下,疑惑地看向阳香梅。
阳香梅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一点点羞涩,轻轻点了点头。
阳光明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兴邦大哥,我二姐的工作问题,解决了。”
“解决了?”罗兴邦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解决的?我爸妈那边还在托人问着,说是有点眉目了,但还得等机会……”
“不用等机会了。”阳光明语气肯定,“县医院骨科正好缺一个病历管理员,霍主任今天亲口答应,这个岗位可以给我二姐。”
“县医院?病历管理员?”罗兴邦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嘴巴微张,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霍主任?是上次帮了光耀的那个霍主任?”
“对,就是他。”阳光明点头,“我今天带二姐去拜访霍主任,纯粹是为了感谢他上次的帮助。没想到霍主任听说二姐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可以帮忙解决正式工作。病历管理员,就在他手下干活,室内工作,干净体面,很适合二姐。”
这巨大的喜讯来得太突然,太出乎意料,罗兴邦整个人都懵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半天没说话,只是看看阳光明,又看看满脸红晕、眼中闪着幸福光彩的阳香梅。
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让他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他这几天因为阳香梅工作的事,没少在家里催促父母,自己也跟着着急上火。
父母虽然尽力在托关系,但求人办事哪有那么容易,程序繁琐,变数也大,一天没落实,他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他明白,阳香梅的工作问题是两人的婚事是否能成的关键。
阳香梅娘家那边不可能让女儿没有着落地远嫁,而自己父母也绝不会同意他娶一个农村户口的媳妇。
这件事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心上。
他万万没想到,阳光明这次过来,竟然不声不响地就把这件最难办的事给解决了!
而且还是县医院这么好的单位,病历管理员这么体面的岗位!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甚至比他父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路子还要好!
“这……这……光明兄弟……我……”罗兴邦回过神来,激动得语无伦次,脸涨得通红,一把抓住阳光明的手,用力握着,“太感谢你了!真的!你这……你这可真是帮了大忙了!解决了天大的难题!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眼眶甚至都有些湿润了。这份惊喜和感激之情,发自肺腑,无比真挚。
阳光明能感受到他手上的力度和真诚,笑着抽出手,拍拍他的胳膊:“兴邦大哥,以后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谁有能力谁就多出一分力,这都是应该的。二姐好了,你们的小家好了,我们娘家人也放心。”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务实:“我叫你过来,最主要就是告诉你这个好消息,让你和你家里都放心,也不用再为工作的事奔波托人了,免得白白浪费人情。”
“对对对!这是正理!我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爸妈,他们知道了不定多高兴呢!肯定也特别感谢你!”
罗兴邦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彻底落了地,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
“还有件事要问你。”阳光明引他坐下,“你刚办完招工进城的手续,对这里面流程熟。霍主任虽然解决了接收单位,但二姐的知青身份调动,户口和粮食关系迁移,还得走正式程序。这方面具体需要哪些手续,你清楚吗?”
谈到具体事务,罗兴邦收敛了笑容,认真起来:“这个我熟!刚跑完一遍!”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条理清晰地说道:“最重要的就是县医院出具的接收证明和工作安排函,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了这个,后面就好办了。”
“香梅的户口现在在靠山屯,也算是本地人。拿着医院的接收证明,先去县知青办办理工作调动审批手续。然后还要拿到村委和公社的两级证明,知青办审核通过后,会出具调令和户口、粮食关系迁移的介绍信。
然后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