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千万富翁.巨额财富.出售珍珠 (第2/3页)
活开销,确实绰绰有余,甚至能让他过得相当舒适,远超一般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让他无需为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发愁。
但若想启动他脑海中的那些初步的商业构想,这点奖学金就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完全不够看了。
他需要准备至少几万美元,作为可以自由支配的备用金,才能保证后续计划的顺利、隐秘开展。
第一位预约的鉴定师,是一位名叫罗伯特·哈里森的老先生。
他的工作室位于旧金山联合广场附近的一条不那么起眼,但氛围安静、透着历史感的街道旁,在一栋有着拱形窗户的老式建筑的二楼,需要按门铃并通过对讲机确认身份,才能进入。
工作室内部布置得古色古香,深色的胡桃木家具、天鹅绒衬垫的展示台、专业的强光灯、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皮革和金属抛光剂的味道,充满了传统、专业和严谨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哈里森先生大约六十岁年纪,头发银白,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合身的深色马甲,打着精致的领结,一副老派绅士的模样。
他话语不多,措辞精炼,但那双蓝色的眼睛精明锐利,仿佛能穿透宝石的表象,直视其内在的价值。
在阳光明简单说明来意后,他什么也没多问,只是示意阳光明将珍珠放在铺着黑色天鹅绒的托盘上。
他戴上专用的高倍放大镜和白色棉质手套,开始仔细地、一颗一颗、极富耐心地审视着阳光明带来的珍珠。
他拿起一颗珍珠,在专业的冷光灯下缓缓转动,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圆度、光泽强度、晕彩的变化、表面光洁度,以及颜色的均匀度和饱和度。
他的动作缓慢而专注,带着一种对待艺术品的虔诚,不时用特定的工具轻轻敲击聆听,整个过程沉默而富有仪式感,足足持续了二十多分钟。
“非常出色,都是顶级的南洋珠。”
过了许久,哈里森先生才放下手中的工具和最后一颗珍珠,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给以由衷的赞赏:
“都是天然海水珍珠,能达到15-16mm这种尺寸、并且拥有如此完美圆度、强烈如丝绸般的光泽和几乎无瑕洁净表面的综合呈现。
无论是白珠还是金珠,都属于市场上的上乘珍宝,很受纽约第五大道、巴黎旺多姆广场那些高端珠宝品牌和追求独特性的私人定制客户的欢迎。”
他给出了专业的评估,语速平稳:“根据目前旧金山和纽约的主要珠宝交易市场的行情,以及我个人从业四十年的经验,类似您带来的这种品质的南洋白珠,合理的业内价格区间,大约在一千五百美元到两千美元每颗。
而金珠,因为其产出环境更苛刻,对水质要求更高,产量更为稀少,且市场需求尤其是中东和亚洲市场对其华贵色泽青睐有加,价格要比同质量白珠高很多,通常在三千五百美元到四千美元每颗。
当然,我说的仅仅是业内价格。
如果是通过高端零售渠道,由著名设计师镶嵌成独一无二的珠宝作品,加上品牌溢价,最终售价会翻上数倍,甚至更多。
但这中间的巨大差价,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赚到手的。”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心中却快速计算着。
这个价格区间比他近期翻阅杂志预估的价格,降低了一些。但他的预估肯定不准确,哈里森给出的估价,应该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那么,哈里森先生。”
阳光明的目光平和而坦诚地看着对方,直接问道:“如果我愿意把手中的这些珍珠出售给你,对于这种品质的珍珠,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收购,又能给出什么样的价格?”
他稍作停顿,补充了关键一点,这也是他此行的核心需求之一,“而且,我需要一份合法来源证明文件,以避免任何后续的麻烦,不知道你是否能提供?”
他强调了一下“合法来源证明”这几个字。
哈里森的眉毛微微挑动了一下,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且更看重利益的商人,他更看重货物本身无可挑剔的品质和其所能带来的丰厚利润空间。
经他检测的这些珍珠,质量上乘,虽然不算特别名贵的单品,却绝对是同类产品中的畅销品,很容易出手,市场需求量巨大。
如果价格合适,他确实有收购的打算。
至于眼前之人需要的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对于他这样的资深专业人士来说,并不是什么苛刻的要求,很容易就能办到。
在他这里出售珠宝的客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有这种需求,他早就有了成熟的操作办法,既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也不会给自己惹下什么麻烦。
但一切的前提:他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沉吟了大约十几秒,他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缓缓开口:
“年轻人,对于你的特别要求,我理解也赞同,谨慎总是好事。
给你准备一份完备的合法来源原件,我可以办到,并且还能给你一个公道且具备竞争力的价格。
南洋白珠,每颗一千八百美元;南洋金珠,每颗三千八百美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能完成这次交易,本次的鉴定费,我也可以免除。”
这个出价处于他刚才给出评估区间的中上水平,还算合理,虽然留下了足够的利润空间,但也没有太过压价。
阳光明并不急于答应,他需要在谈判中展现自己并非一无所知,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愣头青。
“感谢你的出价和文件保障,哈里森先生。”
阳光明微微点头,一副并不是很满意的样子,“不过,在来你这里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市场调研,咨询过一些专业人士。
考虑到这些珍珠顶级的品相、惊人的统一性,以及其在高端市场的稀缺性,我认为白珠每颗一千九百五十美元,金珠每颗四千美元,是一个更符合其内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价位。
毕竟,如此高品质、且数量能够凑齐五颗,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对于像您这样有渠道的商家来说,其价值应该远远高于单颗价格。”
哈里森的目光闪烁了一下,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年轻的东方人。普一见面,他就知道对方是个精明的年轻人,所以报价很公道。
他很想拿下这些品相极佳的珍珠,看来还要费一番口舌才行。
两人之间,进行了一番温和但不失坚持的讨价还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