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专利布局.律师选择.建议和申请.专利待决 (第2/3页)
立发明人申请专利的一般性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大致费用。
接待他的是一位态度友善、经验丰富的中年女士,在明确了阳光明并非咨询校内职务技术后,她也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并随口提到了几位在帕罗奥图和旧金山地区口碑不错、擅长处理独立发明人案件的专利律师名字。
同时,阳光明也没有放弃利用宝贵的学术网络进行咨询。
在一次与霍夫曼教授例行的关于某个算法复杂度的讨论结束后,他看似随意地带着些许请教的口吻提起了话题:
“教授,我最近在观察日常生活时,产生了一些关于如何让物品更方便、更实用的小创意想法,可能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和设计。
不知道您是否认识在专利领域值得信赖的律师?我只是想初步咨询一下保护流程,了解一下可行性。”
霍夫曼教授虽然本人专注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纯净世界,但他身处硅谷,对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始终抱有开放甚至鼓励的态度。
他欣赏阳光明在学术上表现出的敏锐与勤奋,对这个年轻学生展现出的超出学术范围的“额外”兴趣和创造力,也表示了温和的支持。
他沉吟了片刻,转身在办公桌抽屉里翻找了一会儿,最终抽出一张质地精良的名片,递给了阳光明。
“欧内斯特·拉尔森。”
霍夫曼教授念出这个名字,“他曾经帮助过我们系里几位工程方向的教授,处理过一些他们私人的发明申请。
据反馈,他的专业能力很强,对专利局的审查流程非常熟悉,而且在硅谷这一带的科技公司和人脉网络里,也有不少联系。
就是……听说他的收费可能不太便宜,而且,据说他对客户和案子比较挑剔,不一定会接所有找上门的业务。”
阳光明接过名片。
名片采用简洁的白色卡纸,上面用沉稳的黑色字体印着:欧内斯特·拉尔森,专利律师,下方是位于帕罗奥图市中心的一个地址和联系电话。
“谢谢您,霍夫曼教授。这对我非常有帮助,我会联系他咨询一下。”阳光明真诚地道谢。
能得到霍夫曼教授的亲口推荐,这个起点已经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离开霍夫曼教授的办公室,阳光明没有犹豫,当天下午就在宿舍楼下的公用电话亭,拨通了名片上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尽量简洁地说明来意,强调了是斯坦福大学霍夫曼教授的推荐,并成功地预约了面谈时间。
电话那头的助理小姐声音专业,在听到霍夫曼教授的名字后,语气明显变得更加热情。
欧内斯特·拉尔森的律师事务所,位于帕罗奥图市中心一栋不算特别起眼但维护得极好的二层独立小楼里。
与哈里森先生那种弥漫着传统甚至有些古旧的氛围不同,这里的装修风格更偏向现代简约:
浅米色的墙壁,线条利落的深色木质家具,大量使用的玻璃隔断让空间显得通透而明亮,墙上挂着几幅抽象的几何画作,整体环境传递出一种高效、专业且紧跟时代的信号。
接待阳光明的是一位穿着得体、举止干练的年轻助理。
在确认了预约信息后,她将阳光明引到了一间小巧但功能齐全的会议室,并体贴地询问是否需要咖啡或水。
片刻之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欧内斯特·拉尔森本人走了进来。
他看起来大约五十岁出头,身材保持得非常好,没有这个年龄段常见的发福迹象。
他穿着一套合身的深灰色西装,但没有打领带,白色衬衫的领口随意地敞开着一颗扣子,这种搭配在严谨中透出一丝硅谷特有的随性与精干。
他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且充满洞察力,仿佛能瞬间看穿问题的核心,带着一种资深律师特有的审慎和评估意味。
“阳先生?我是欧内斯特·拉尔森。”他走上前,伸出手,握手有力而短暂,没有任何多余的客套,“霍夫曼教授前几天和我通过电话,提到你是一位非常出色、并且充满奇思妙想的年轻人。很高兴见到你。”
“拉尔森先生,你好。非常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面。”阳光明不卑不亢地回应,态度从容。
双方落座后,拉尔森律师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社交性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那么,阳先生,根据你在电话里的简要说明,你希望在专利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具体帮助?是已经有了成型的发明,还是处于概念阶段?”
阳光明从随身携带的、印有斯坦福校徽的帆布包里,拿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牛皮纸文件夹,郑重地推到拉尔森律师面前的桌面上。
“拉尔森先生,我这里有三十项已经过初步筛选和梳理的发明创意,希望寻求你的专业法律意见,并希望能够尽快启动其中的专利申请流程。”阳光明的语气平静,但内容却足以让任何一位律师动容。
“三十项?”拉尔森律师的眉毛难以察觉地微微挑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但他很快便控制住了表情,恢复了职业性的平静。
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阳光明精心整理过的清单,每一项都清晰地列出了名称、简要的功能说明以及虽然简单却足以表达核心原理的手绘草图。
他开始快速地浏览起来,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扫过“两轮拉杆箱”、“暖宝宝”、“带滚轮的旅行背包”、“常旅客计划”、“电动牙刷”、“瓶装塑料水改进型”等项目名称。
起初,他的表情还保持着职业性的冷静,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翻阅的速度明显放慢,眼神也越来越专注,甚至偶尔会停下来,用手指点着某一项说明,思考片刻。
他尤其拿起那张关于“两轮拉杆箱”的草图,仔细端详了很久,手指在拉杆和轮子的连接结构处轻轻划过。
接着,他又翻到“暖宝宝”和“常旅客计划”的说明页,看得尤为认真。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见识过无数“发明”的专利律师,拉尔森早已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他见过太多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者毫无市场价值的所谓“创意”,但眼前这份清单上的项目,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冲击力。
这些创意并非天马行空,而是精准地指向了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遍存在、却尚未被很好解决的细微之处,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显而易见的市场潜力。
尤其是那个“两轮拉杆箱”,概念清晰至极,解决的痛点明确而普遍,一旦实现并推广,几乎可以预见将彻底改变全球旅行箱行业的格局。
他轻轻放下文件夹,双手交叉放在光洁的桌面上,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中国留学生,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和郑重。
“阳先生,我必须说,这些创意……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拉尔森律师的语气比刚才郑重了许多,不再是程式化的客套,“它们看起来不像是随意的空想,更像是经过深入市场观察和深思熟虑后,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集合。其覆盖范围之广,切入点之精准,超出了我的预期。”
他顿了顿,用一种不带压迫感却足够直接的语气问道:“我能冒昧地问一下,这些颇具市场眼光的创意,其主要来源是?是基于你个人的观察,还是受到某些特定研究的启发?”
阳光明对此早有准备,他面色平静,语气坦诚地回答:“一部分来自于我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思考;另一部分,则是在广泛阅读各类工程、设计、商业杂志,以及观察现有产品的明显缺陷时,所产生的系统性改进灵感。
我个人对于‘创新’本身,以及如何用更优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一个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且观察力敏锐的斯坦福博士生,能够迸发出如此多的创意火花,虽然惊人,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拉尔森律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
对他而言,创意的来源固然有趣,但更关键的是这些创意本身。
“从我初步的专业判断来看……”
拉尔森律师身体后靠,双手指尖相对,进入了专业的分析状态,“你这份清单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具备申请专利的潜力,尤其是新型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它们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看起来问题不大,关键点在于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权利要求书,以确保获得的保护范围足够宽泛和稳固,不会被竞争对手轻易地通过细微修改就能绕开。
这也是专利申请的灵魂所在。”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阳光明,“那么,关于这些创意,你的具体商业化计划是什么?是打算自己寻找投资进行开发生产,创立品牌,还是更倾向于寻求专利授权或直接转让?”
“我目前的身份是在读博士生。”
阳光明坦诚地说道,“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而且,我的长期兴趣和优势可能更侧重于规划和投资,而非具体的产品运营和管理。
因此,我更倾向于尽快将这些专利资产商业化,通过授权收取特许权使用费,或者在合适的价格下进行一次性转让,以此来获取后续发展的资金。
我了解到,申请临时专利是一个前期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能快速确立优先权的有效方法,你觉得可行吗?”
拉尔森律师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赞赏。
对方不仅创意出众,在来之前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对专利体系的关键工具和流程有着清晰的了解。这对于一个初次接触专利领域的学者或学生而言,是相当罕见的。
“完全正确。”
他肯定地点点头,语气中带着遇到“懂行之人”的轻松,“临时专利申请不需要提交正式的所有权利要求和宣誓书等复杂文件,准备起来相对快捷,政府官费也低得多。
它在法律上能为你的发明提供为期一年的‘专利待决’状态。
这一年是关键窗口期,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去进一步完善发明细节、制作功能原型、进行市场测试。
或者更重要的是,拿着‘专利待决’这个法律身份,去放心地与潜在的被许可方或买家进行接触和谈判,而不用担心核心创意在披露后被他人窃取或抢先申请。
当然,必须记住,在一年期限届满之前,你必须基于这份临时申请,提交正式的非临时专利申请,否则临时申请将自动失效,优先权也会丧失。”
这正是阳光明所需要的策略——用最小的前期资金成本和最快的申请速度,将这些代表着“未来”的知识产权用法律形式初步圈占下来,锁定优先权,为后续的评估、包装和变现争取到宝贵的、长达一年的时间窗口。
这就像在跑马圈地中,先迅速插上自己的旗帜,宣告主权,然后再从容地测量、规划和发展。
“这正是我目前所需要的策略。”阳光明点头确认,“因此,我希望正式委托您,作为我的专利律师,尽快为这份清单上的全部三十项发明,准备并提交临时专利申请。”
“三十项,同时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