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9.两栋花园洋房.拜访和聚会.助理的态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59.两栋花园洋房.拜访和聚会.助理的态度 (第2/3页)

  蔺书楠虽然依旧清瘦,但气色比以前好了不少,眉宇间那份阴郁似乎淡去了一些。

    “都坐都坐,别站着!”谢飞扬作为组织者,热情地张罗着,“服务员,可以走菜了!”

    众人纷纷落座。

    阳光明自然被让到了主位旁边。

    “光明,你这可是衣锦还乡啊!”楚大虎嗓门洪亮,“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还去了美国留学!咱们这帮老哥们里,就数你最有出息!”

    “大虎说得对,你现在可是我们仰望的人物了。”严俊笑着附和,语气真诚,没有一丝嫉妒。

    “就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阳光明谦逊地笑了笑,目光扫过几位老友,“大家都挺好的吧?严俊,你家丫丫和囡囡应该都长大不少了吧?”

    “可不是嘛,丫丫都快上小学了,囡囡也能满地跑了,淘气得紧。”提到女儿,严俊脸上满是幸福的光彩。

    “书楠,小娟呢?怎么没带她一起来?”阳光明看向蔺书楠。

    蔺书楠笑了笑:“她妈妈今天休息,就不带她出来了。孩子大了,怕生,带出来也拘束。”

    阳光明点点头,他能感觉到,可能是磨合的时间长了,蔺书楠的婚姻生活似乎比刚结婚时融洽了一些。

    “飞扬,你呢?在机关里怎么样?”阳光明又问谢飞扬。

    谢飞扬耸耸肩,脸上依旧是那副看似洒脱的表情:“老样子,按部就班,混日子呗。比不上你们这些搞学问的,日新月异。”

    但他的眼神里,还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丝落寞。

    阳光明知道,冯向红考上大学去了外地,对谢飞扬的打击不小,加上他自己两次高考失利,心中的失落感恐怕一直未能完全排解。

    这时,服务员开始上菜了。

    清蒸鱼、油爆虾、腌笃鲜……一道道本帮特色菜肴摆满了桌面,香气扑鼻。

    谢飞扬打开带来的白酒,给每个人都满上。

    “来!第一杯!”谢飞扬端起酒杯,站起身,声音洪亮,“欢迎咱们的好兄弟,阳光明,留学归来!虽然相隔遥远,但情谊不变!为我们多年的友谊,干杯!”

    “干杯!”

    “欢迎光明!”

    几只酒杯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烈酒入喉,一股暖意扩散开来,包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热络。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很快从阳光明在国外的生活见闻,转移到了各自这几年的境况上。

    楚大虎嗓门最大,说起他去年终于如愿以偿,买下了一间二十多平米的前楼。

    “虽然不大,但总算是有了自己的窝!”楚大虎脸色泛红,不知是酒意还是激动,“靠着这间房,去年年底,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这个对象,处得挺好,估计明年就能把事办了!”

    “真的?太好了大虎!恭喜你啊!”阳光明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举起酒杯,“来,为你即将成家,干一个!”

    “干!”楚大虎豪爽地一饮而尽,抹了把嘴,“说起来,还得谢谢你当年提醒我,如今我也算是有自己住房的人了。”

    严俊也分享了他的近况。

    他还在原来的副食店,业务熟练,人又稳重,已经被提拔成小组长了,虽然官不大,但责任重了,收入也稍微多了点,养家糊口更有底气。

    “就是俩孩子开销大,以后上学更是用钱的地方多,还得继续攒啊。”严俊语气平和,带着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蔺书楠的话不多,一直安静地听着。

    在大家的询问下,他才简单说了说自己的情况。

    他的工作没什么变化,妻子的工资提了一级,家庭收入增加了一些,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

    小娟很懂事,不用太操心。

    “平平淡淡,挺好。”蔺书楠最后总结道,只是脸上有一闪而过的苦涩。

    阳光明能感觉到,蔺书楠尽管看上去很开朗,但好像有些刻意,他的婚后生活肯定不是那么平淡美好。

    那种生活重压下的疲惫感,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反而好像更重了。

    谢飞扬依旧在机关里,按资历熬着,前途说不上多光明,但也稳定。

    他绝口不提冯向红,只是插科打诨,说着单位里的趣事,努力维持着活跃的气氛。

    但阳光明能察觉到,几个月过去,他笑容背后的那一丝空虚和迷茫,并没有消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聊兴更浓。

    阳光明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分发给众人。

    “这次回来匆忙,也没带什么好东西,一点小玩意儿,大家别嫌弃。”

    看到精致的瑞士军刀和包装漂亮的进口巧克力,几人都很惊喜。

    “哎呦,这可是好东西!国外带来的吧?”楚大虎拿着瑞士军刀,爱不释手地摆弄着上面的各种小工具。

    “这巧克力看着就高级,带回去给我家丫头尝尝鲜。”严俊笑着收下。

    “又让你破费了,光明。”蔺书楠说道。

    “跟我还客气什么。”阳光明拍拍他的肩膀。

    谢飞扬接过礼物,笑了笑:“还是你想着我们。谢了,光明。”

    聚会的气氛一直很好,大家回忆着少年时代的趣事,感慨着时光飞逝,也展望着模糊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虽然彼此的生活轨迹已然不同,共同话题或许不如从前那么多,但那份沉淀在岁月里的情谊,却并未因时间和距离而褪色。

    晚上八点多,聚会接近尾声。

    大家都喝得微醺,脸上带着满足的红光。

    走出悦宾楼,夜晚的凉风一吹,酒意散了些许。

    在饭店门口,大家互相道别,约定下次阳光明回来再聚。

    看着老朋友们各自离去,消失在夜色中,阳光明心中温暖而充实。

    李师傅将车开了过来,阳光明坐进车里,靠在座椅上,微微闭上眼睛。

    这次聚会,让他仿佛暂时从那些纷繁复杂的外汇、房产、公司事务中抽离出来,回到了简单而真挚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了难得的放松。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依旧在家陪伴家人。

    他估摸着银行和外管局那边的流程应该走得差不多了,正想着下午是否主动联系一下贺振中那边问问情况,有人跑过来喊他去弄堂口接电话。

    电话是贺振中打来的。

    “光明,没打扰你休息吧?”贺振中的声音听起来心情不错。

    “没有,贺伯伯,我正在家呢。”

    “好。两件事。”贺振中说话一如既往地干脆利落,“第一,你那边汇出的八十万美元,已经确认到账了,手续基本办妥。”

    阳光明心中一定,这笔钱顺利进入指定账户,意味着他此次回国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已经达成。

    “太好了,辛苦贺伯伯和相关部门了。”

    “第二件事,关于你要买的房子。房管局那边效率很高,按照你的要求,初步筛选出了两套保存比较好、产权清晰、没有纠纷的花园洋房。

    原来是被两个单位占着办公,那边已经协调好了,只要你这边确定,他们保证在一周内腾空。”

    阳光明没想到速度这么快,看来各部门为了完成这笔巨额外汇创收任务,确实是开了绿灯,全力以赴。

    “这两套房子具体情况怎么样?”阳光明问道。

    “面积都很大,建筑质量和格局也不错,毕竟以前是单位在用,维护得还算可以。

    具体的,我让房管局的同志下午直接带你过去看?你有时间吗?”贺振中安排得很周到。

    “有时间,我下午随时可以。”

    “好,那你就等电话,房管局的老陈会联系你,带你去看房。价格方面,他们有个初步评估,等你看了房再说。”

    “好的,谢谢贺伯伯。”

    放下电话,阳光明心情有些振奋。

    房子的事情有了实质性进展,而且听起来还不错。

    他原本还担心在这个年代,很难找到产权清晰、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愿意出售的优质花园洋房。

    现在看来,由政府部门出面协调,果然能解决很多普通人无法逾越的障碍。

    中午吃完饭,阳光明小憩了片刻。

    大约下午两点,他又去弄堂口接了个电话。

    电话是房管局陈处长打来的,语气十分客气,询问是否方便现在去看房。

    阳光明自然答应。

    很快,李师傅开着车,载着阳光明,在约定地点接上了陈处长。

    陈处长四十多岁年纪,戴着眼镜,一副干练的模样。

    上车后,他热情地和阳光明握手寒暄,言语间对阳光明为国家创汇做出的贡献表示敬佩。

    车子先是开到了XH区的一处幽静街区。

    这里绿树成荫,环境雅致,街道两旁坐落着一栋栋风格各异的老洋房,红瓦黄墙,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在其中一栋带有不小花园的洋房前,车子停了下来。

    “阳光明同志,我们先看这一套。”

    陈处长介绍道:“这栋洋房以前是区里一个文化单位的办公地点,去年他们搬去了新的办公楼,这里就暂时空置了下来,只剩下一些办公用品和文件档案没有搬走。。

    建筑面积大概有四百二十平米,地上三层,带一个小阁楼,地下室也挺宽敞。花园面积大约一百五十平米。”

    众人下车,陈处长拿出钥匙打开了厚重的雕花木门。

    走进屋内,阳光明仔细打量着。

    房子的内部空间,果然很宽敞,层高很高,虽然原有的精致雕花线脚和壁炉有些被后期粉刷掩盖的痕迹,但整体结构完好,没有大的破坏。

    地板是宽大的实木地板,踩上去发出沉稳的声响。

    窗户宽大,采光很好。

    因为之前是单位办公,内部被隔成了多个小间,显得有些凌乱,但原有的格局依稀可辨。

    “这些隔断都是后来加的,如果买下来,完全可以拆除,恢复原来的样子。”陈处长在一旁解释道。

    他们又上到二楼和三楼,大致看了看。

    每个房间都很大,视野开阔。

    尤其是三楼的一个大阳台,俯瞰下去,整个花园和街区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花园虽然有些荒芜,杂草丛生,但树木葱郁,假山、鱼池的轮廓还在,稍加打理,便能恢复昔日的生机。

    “这套房子,根据我们的评估,考虑到建筑面积、地段和保存状况,初步定价是每平米一百二十美元。”陈处长报出了价格。

    阳光明心中快速计算了一下,四百二十平米,总价大约是五万零四百美元。

    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点点头:“陈处长,我们再去看看另一套吧。”

    “好的,另一套在静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