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国内外汇第一厂 (第2/3页)
“我都两个多月没有和厂里联系了,而且厂里生产的好受的,也没必要和我联系.八千九百万美元!?”
周志强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都面露惊讶,这是说的他们第二机床厂?
沈长林不由问道:“广交会的事你不知道?”
“我知道是知道.年初的时候就知道要参加广交会了,但是没和我说卖了这么多,而且数控机床的定价我都不知道。”
周志强这句话不是假话,他已经两个月没和厂里联系了,而且他在重型机床项目组期间,几乎和外面的联系隔绝了。
再看报纸上的新闻内容,第二机床厂一共出口了两千四百三十台数控机床,这么算的话,一台的价格差不多三万七千美元或者三万八千美元左右。
这倒是符合周志强对数控机床的认知,他们国内自己研发出来的数控机床,虽然是能耗高、寿命短的中规模集成数控机床,但也是中规模集成。
性能方面不比阿美和西德的机床差,而且比小日子的数控机床要强不少。
这个时候,掌控数控机床技术的就四个国家,阿美、毛熊、小日子和西德。
毛熊在数控领域发展的不行,计划经济太僵,电子元件领域研发也不够。
小日子是进口阿美的数控技术,前年刚刚决定出口,还没大规模实行。
而阿美的数控机床又非常贵,这时候数控机床都服务于尖端领域,轻易不对外出口,就算出口,那价钱也是死贵死贵的。
阿美现在国内的一辆轿车才几千美元,但是他们卖一台数控机床,就是轿车十倍的价格,普遍价格要五万到十万之间。
因为这个东西买回去,就直接生产武器军工或者其他高端领域,民用工业也能生产,像轿车的零部件等等。
很多工业生产都能用得上数控机床,而且能让生产效率翻倍。
国内数控机床要是和阿美数控机床一个价钱,那肯定卖不出去.同样的价格,就算性能要好一点,买回去说不定要被阿美针对。
那样他们还不如多掏点钱买阿美的数控机床。
只有在价钱上更为便宜,优惠让他们觉得这次买不到就是巨大的损失,这样他们才会忍不住下订单的冲动。
这是当时周志强给吴副领导和盛领导的建议,不过具体多少钱周志强没说。
他只是说多参考小日子和阿美的数控机床价格,然后根据国内的成本、以及外交部的需求等各种因素来定价。
到了出口这一步,价格就不是他们第二机床厂能制定的,他们最多有建议权,真敲定价格的还是外贸部。
三万七千美元着实比成本高上不少了,他们制造一台数控机床的成本也就一万五,而且还是人民币。
现在一万五的成本卖了将近九万的人民币,第二机床厂真要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