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九洲机床总厂 (第3/3页)
已经很高了。
这么多工资,我们家养十个孩子都没问题,何况我是档员,总要起带头作用。”
他们家确实不需要特别多的补贴,尤其是周志强还知道接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天灾,不会出现影响全国粮食收成的特大事件。
物资供应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凭借周志强和他妻子的工资,压根就不需要特殊照顾补贴。
他们一家人很多领工资的,岳父是支援西北的交手,大舅哥是建设团长,妻子郭玉婷是街道办干事。
“行,原因我以后再跟你解释,不过先改回来。”
吴副领导决定等会把周志强留下来,跟他说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
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才知道以后要怎么做.不过也不是让周志强搞什么斗争,稍微注意一下就行。
吴副领导也感觉那些人不搞正事,给人绑上双手双脚还让人家跑快点,真是做梦呢。
“等明年,你们厂要做好准备,计划生产、重大投资、重要物资调配,不会再由一机部完全指挥了,国家计委也要参与进来。
而且你们厂年前就要拿出一份计划汇报出来,主要是设备需求、人才需求、以及配套厂规划建议”
吴副领导将明年几个重要发展的方向点了出来,示意周志强这几样是第二机床厂明年重点发展的方向。
“最主要的是配套厂,我记得志强你已经有让配套厂建分厂的想法了?回去做好调查、写个报告交上来,我给你参谋一下。”
周志强闻言后立刻说道:“我知道了领导,年前肯定给你送过来。”
原本他还觉得明年可能没什么大的投资行动,部里的计划都做完了,实在抽不出多余的投资财政分给第二机床厂。
但被州领导列入计委的重点投资工厂名单中,这就有来自中央的投资建设资金支持了。
配套厂的投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采购都能同步进行。
这些就需要周志强这个厂长多上点心了,大体的计划方案他要拿出来给一机部和计委审批,两边同意后就会立刻开动。
机床厂对外需要协调注意的事说了不少,周志强还找了纸笔,一边说一边记。
至于厂内的事,那他们厂党委会自己决定就行;像盖楼和开通几条厂内公车运输、以及附属中小学的之类的,在厂党委会上就能决定。
“对了,还有一件事。”
吴副领导说了一堆需要注意的事情后,突然想起来厂名了,便开口问道:“第二机床厂现在涉及大量的外贸业务,最好改一个名字,你们觉得第二机床厂叫什么名字比较好?”
“改名吗”
李有年闻言后说道:“要不叫华夏机床厂?”
吴副领导看了李有年一眼,随后说道:“你不怕几百个工厂联名反对你就起这个名字,代表一国的名字能让你轻易取了吗。”
国内单单是机床厂就不少,都是以城市加排序来命名的,骤然出现一个华夏机床厂,这不是踩在所有机床厂的头上了。
要是第二机床厂能这么叫,那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华夏汽车厂、华夏酒厂.等等一堆代表华夏的,估计上面也不会允许。
“那叫九洲机床总厂怎么样?”
周志强开口建议道:“咱们国家现在也没有九洲的划分,但是一听九洲就知道是古代的行政划分。
何况我们第二机床厂现在本来就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机床厂,取个九洲机床总厂的名字也不算虚假吧。”
“九洲机床总厂不错,可以!”
吴副领导听完后沉吟想了一下,随后点点头说道:“行,九洲机床总厂,我等会和建辉同志说一下,这个名字起的好。”
一直说到临近晚上,吴副领导才算是将要叮嘱的事情全部说完。
随后吴副领导又让李有年同志先回去了,把周志强留了下来,跟他透露了一些今天在中海院上说的事情。
只说了两个中海院副领导说周志强的那番话,其他要保密的一个没说,也是让周志强以后多多留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