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 高家的秘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2章 高家的秘密 (第1/3页)

    幺娃儿都懵了,反应过来后连忙要去搀扶那妖女:"大姐,你快起来啊,我们真没那意思……"

    "求求你,饶了她吧,她真不是故意的……呜呜呜呜……

    都怪我那不是人的丈夫,都怪他,赵科长是为了救人,呜呜呜呜……哪知……"

    路平安和幺娃儿对视一眼,貌似这里面另有什么隐情啊。

    "行了,你别哭了,既然不怪你闺女,我们怎么会为难一个孩子?你起来讲清楚,这一切到底是咋回事儿?"

    说起前因后果就稍显复杂了,高家的情况有些特殊,那女人连哭带说,半晌,路平安才理清其中的前因后果。

    这女人姓秦,叫秦素素,老家是晋南大山里的。

    前几年自然灾害频出,就连麦秸杆儿、红薯藤,玉米芯儿都磨成面吃了。她家里日子也不好过,父母就盘算着把她嫁出去,讨个活命。

    若是一般姑娘,这倒也没什么,闺女也不小了,家里着实困难,大食堂的粥水稀得能照人影,给姑娘找个能吃饱的地方,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奈何这丫头命格奇特,若不是她三爷爷是个有本事的阴阳先生,她都长不大,早就夭折了。

    即便是长大了,因为与其他孩子不同,出落的又过于妖艳,闲言碎语缠身,很不受民风相对保守的山民待见,在本地,她压根就找不到合适的结亲对象。

    没办法,家里只能把她托给一个远亲,让人带着她外出找个好人家嫁了。

    这种事在那个年代不算稀罕,甚至都引不起他人注意。

    就包括这几年,大批的蜀地姑娘踏上了去内蒙或是新疆的火车,嫁到了那边。

    而鲁省很多姑娘则是来到了北大荒,与这里的转业军人和知青结成对子组建了家庭。

    这种措施大大缓解了当地男多女少导致光棍成群的现状,也改善了当地老百姓因为抢不着娶媳妇儿而产生的不满。

    秦素素辗转来了京城,经人介绍,嫁了一个京郊农村的青年。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秦素素嫁给那青年不到仨月,公公婆婆相继病逝,不到半年,丈夫又在下河洗澡的时候淹死了。

    那些喜欢唠叨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可算是有讨论的话题了,她们原本就经常在背后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