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我们真没见过这世面 (第3/3页)
影的开场,并未如观众预想的那般直接展现肌肉的碰撞与篮球的飞舞。
它另辟蹊径,以一段传奇越狱故事作为开篇:
越狱之王伊森,带领同伴从防守森严的州立监狱成功越狱,却并非为了远走高飞,而是主动投奔了狐狸河私营监狱!
这一反套路开场,马上让法国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人依稀记得看过相关报道,更多人则是首次听闻,但所有人都对这座能让越狱之王心甘情愿前来“投诚”的狐狸河监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电影通过伊森的视角和旁白,极力渲染了狐狸河监狱的“与众不同”:干净的囚室、丰富的伙食、人性化的管理……接下来就进入了“爽文”剧情。
影片描绘了狐狸河监狱那些“富有理想主义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管理者,为了拯救迷失的灵魂,帮助他们重拾人生价值,顶住内外部的巨大压力,提出了创办“狱BA”这个石破天惊的设想。
过程中,他们遭遇了保守派的质疑、外部媒体的嘲讽,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灵活的手段”,他们逐一克服困难。
影片中穿插展现了天赋派、豪杰派、穷人派三大派系的早期形成与争端,还有商业赞助、医药科技、地下势力的介入,为后面的比赛做足了铺垫。
看到这里,法国观众还是笑嘻嘻的,大家就一副“就这?我看看你们还能怎样吹牛逼”的心态。
然后,电影的后半段,完全进入了揭幕战的时间。
从裁判一拳KO闹事球员的雷霆执法开始,观众们的嘴巴就张大了!
——经过宣传,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是真实的比赛。
等到观众席上千人“模拟枪决”的心理压迫,再到“黑豹”那记如同上帝附体的篮板后拉杆绝杀……所有在美利坚引发轰动的元素,被电影语言放大后,以更加密集的节奏、更强烈的戏剧冲突,如同连环重拳冲击着法国观众的感官神经。
影片最终在球迷陷入狂欢、“狱BA”一炮而红、星条旗在聚光灯下猎猎作响的宏大场面中结束。
一场监狱篮球赛的起源以及揭幕战,愣是被运用史诗片的拍摄手法——缓慢的升格镜头、恢弘的配乐、充满仪式感的画面构图——拍出了一种筚路蓝缕、草根逆袭、开创历史纪元般的厚重感与崇高感!
哦,电影最最后还有彩蛋。
彩蛋快速闪回了第二场比赛中的几个标志性镜头:
中场休息时,汽车人队球员和观众公然服用“活力丸”那“坦诚”至极的画面;
穿着清凉的啦啦队们白花花的“长腿风暴”;
还有芝加哥街头一闪而过的大学生入狱“指南”……
“M……Mon Dieu!(我的上帝!)”
大大小小的放映厅里,几乎所有的法国观众嘴巴都变成了O型。
大意了!
我们还真他妈没见过这种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