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1章 殷运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1章 殷运良 (第1/3页)

    会议室。

    韩凌隐隐间抓住了什么东西,但暂时无法具象出来。

    侦查和反侦查在一定程度上互通,然而区别还是很大的,当前案件如果想短时间内破局,需要很高的侦查水平和经验才能做到,否则只能通过传统刑侦手段一点点排查。

    画像出来了,林羽生送到了会议室。

    “季队,目击者怎么说我就怎么画,但问题是……”林羽生顿了顿,继续说道:“问题是他们无法辨别画像的准确性,这就比较难办。”

    季伯伟接过画像看了看,五十岁的中年男性,中长发,有胡子,和四名出租车司机的描述一般无二。

    仅看基本特征,林羽生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但基本特征毕竟只是基本特征,像不像主要看五官。

    “他们说像了吗?”季伯伟问。

    林羽生:“他们只说像,季队,像不够,目击者一眼能认出来才行,记忆缺失,我只能做到这里了。”

    季伯伟客气道:“已经很好了,感谢。”

    这不是林羽生的能力低,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林羽生:“那我先回市局了,未来如果查到了新的目击者,随时联系我,每一次微调都能增加画像的准确率。”

    季伯伟点头:“好的,我送你。”

    他亲自将林羽生送出分局,而后快步返回会议室分配任务。

    三天之内,集合力量全面排查城中村附近监控,他会从其他中队调支援加快进度。

    三天之后没有收获,抽出一半警力走访乡村商贩和大集,寻找有谁在贩卖砒霜或者近期内曾经卖过砒霜。

    尽可能,五天的时间内有突破。

    “五天?”

    众人对视,五天的时间对一起命案侦查来说很短,全国命案的侦破时间平均下来,能达到十天到一个月。

    有的案子当场就破了,有的案子二十四小时内能破,有的案子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有结果,因地区、警力资源和案件复杂程度不等而有所不同。

    总之,正常来讲五天怕是不够。

    胡立辉看着季伯伟:“季队,省厅的巡查指导组五天后到?”

    季伯伟迟疑片刻,点头道:“嗯,五天后到,大家不要有压力,哪个城市没命案?尽力就好,能破就破,不能破我们也履行了职责。”

    巡查指导组。

    众人心中一凛,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点吓人。

    “巡查指导而已,主要在市局,跟我们关系不大。”季伯伟让大家放宽心,“五天不是期限,就算五天内破不了案子,也没有影响。”

    所有警员听明白了,季伯伟的意思是尽量给巡查指导组留个好印象,已经侦破的案子摆在这,总比还未侦破强。

    有警员好奇:“季队,组长是哪位啊?”

    不用想,肯定是省厅的大佬级人物,要么高职位,要么高级专家。

    这不是秘密,季伯伟提前告知:“殷运良。”

    听到这个名字,会议室骚动起来,熟悉的警员窃窃私语,脸上中都浮现出期待、兴奋和崇敬的复杂情绪。

    在警校的时候,殷运良这个名字可不陌生,而且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