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当本想开荒基建种田的兔子发近乎海量的石油后!(万字,求订阅) (第2/3页)
五十亿吨,可不是五十亿桶。
要知道大庆油田到现在为止才开采了25亿吨的油,这可是开几十年的产量。
单单100米估算的浅层区都有50亿吨了,这代表那片区域地下石油储备估计会更多。
下一秒,比刚才更加猛烈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指挥部的屋顶!
“我的娘!五十亿吨!我们发了!”
“还是浅层!那下面得有多少?一百亿?还是两百亿?这不比狗大户世界上最大的单体95亿吨的油田还要大?”
“有了这些油,别说开暖气了,我天天开着车在雪地里漂移都够了!”
在这片极寒的土地上,电力和新能源设备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唯有烧油的内燃机,才是最可靠的动力和热量来源。
这片黑色的油田,就是他们在这片白色世界里生存下去、发展下去的最强底气。
苏明瑾看着屏幕上那片不断扩大的黑色,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明亮。
她没有参与到众人的狂欢中,而是静静地看着。
许久,她转过身,面对着所有人。
“同志们,我们找到的,不是油。”
喧闹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疑惑地看向她。
苏明瑾一字一句,声音清晰而有力。
“是在异世界建立文明的基石。”
“我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日子,咱们都要忙碌这个了!”
——
现代世界,后勤与开拓统筹总部。
办公室里,李卫国正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靠在椅背上,悠闲地和老朋友通着电话。
电话那头,石嘉荣的大嗓门隔着听筒都有些震耳朵。
“老李,你得给我透个实底,新材料什么时候能到?我们部队的飞行员的耳朵都快被磨出茧子了,天天问我什么时候能换装!”
新材料让发动机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部队高层都知道了。
各部都想要抓紧换装新装备。
李卫国呷了口茶,慢悠悠地笑道:“老石,别急嘛。这新材料是冶炼的流程比较麻烦,金贵着呢。生产线刚跑顺,产量就那么点,嗷嗷待哺的单位能从我这排到长安街去,你得讲究个先来后到。”
“我不管!我们空军就是国防的尖刀,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你再不多给点,我可就带着我们那帮小子去你办公室门口拉横幅了!”石嘉荣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真不行!现在的产量不足!”
异世界的材料很厉害,但是数量太少了。
靠着异世界的稀有元素,科研团队仅仅是对传统装备进行材料学升级,性能就有了质的飞跃。
李卫国心里清楚,这还只是开胃小菜,等到后续技术全面开花,部队的战斗力绝对能拔高一大截。
正当李卫国准备和对方多说几句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助理小王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了进来。
小王的脸上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潮红,呼吸都有些急促。
李卫国眼神一凝,他知道,若非天大的事,小王绝不会在他打电话时露出这种神情。
“老石,有点急事,先挂了,回头再聊。”
他干脆利落地结束了通话,目光投向自己的助理,沉声道:“说。”
小王将文件递到桌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李总,前线石油的消息确认了!”
他咽了口唾沫,一字一顿地说道:“极北之地,发现了超巨型油田。初步勘探,仅浅层石油储量预估就不低于五十亿吨!”
“勘测队估计极北之地附近的油田,估计有120亿吨。”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中央空调轻微的送风声。
李卫国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中,几秒钟后,他缓缓将杯子放回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五十亿吨在浅层,预估还有120亿吨在附近。
这两个数字在他脑中炸开。
几十年来,因为那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石油缺口,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束手束脚,多少民生项目因为能源问题而小心谨慎。
如今忽然听到优质石油出现,李卫国只感觉一股子气在心中散开。
“哈哈哈……好!好啊!”
李卫国猛地站起身,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前倾,最终没忍住,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
笑声洪亮,震得窗户玻璃都嗡嗡作响,那里面有狂喜,有释放,更有扬眉吐气的畅快。
笑了许久,他才停下来,眼眶竟有些湿润。
“小王,被石油卡脖子的日子要到头了!”
他来回踱了两步,大脑已经高速运转起来,眼中的喜悦迅速被冷静和锐利取代。
“通知参谋,成立最高等级的专项小组。我需要石油基建的快速保障!石油运输通路的快速保障、还有,也要保证通电,通网!”
“第二,后勤!人员轮换、物资补给、弹药统筹,尤其是极地特种装备,立刻给我列出清单,方便后续开荒和清扫亡灵大军使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炼油厂!要组织专家团队确认两界制油哪里更适合!”
“好的!”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李卫国一人,先前那股子冲顶的狂喜才缓缓沉淀下来,化为更深沉的思虑。
他走到窗边,借着基地的灯火看着外面依旧忙碌的景象。
思绪翻涌,他掏出一根烟点上,辛辣的烟气涌入肺里,让他高速运转的大脑冷静了几分。
石油。
石化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世界运行的核心。
东大发现了大批量石油后,血液多得快要溢出来了,不用担心被放血了。
不过当前的问题,是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输进东大的民生血管中。
这玩意儿可不是木材矿石,随便找个新发现的矿区就能糊弄过去。
全球的石油产量、价格波动,每一个微小的变量都会在国际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
东大突然宣布石油自给自足,甚至开始出口?
中东的王爷们怕不是要连夜坐飞机过来问问,是不是他们的背叛了自己,珍珠是不是都改信了。
北美那边更是会把卫星放大倍率调到最大,二十四小时盯着东大每一寸土地,想看看这油到底是从哪个石头缝里冒出来的。
前期在异世界自己用,敞开了用,不成问题。
可一旦拿到现代,投入市场,哪怕只是减少进口量,都会引发一连串头疼的连锁反应。
国际油价暴跌?
产油国经济崩溃?
这口黑锅,谁来背?怎么背?
这些都是后续的经济和政治博弈,眼下最棘手的,还是怎么把这天量的石油“合理合法”地变出来。
李卫国吐出一口烟圈,目光落回桌上的地图,视线在广袤的朱日河地区逡巡。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既然变不出来……那就挖出来。
在朱日河附近,找个地质构造合适的区域,对外宣布发现了新油田。
然后,从时空门的位置开始,利用那堪称世界第一基建狂魔之力,在地下数十米深处,挖掘一条或者数条绝密的输油管道,直接对接到这个“新油田”的地下。
地面上,采油设备、炼化工厂、办公大楼一应俱全,做得比真的还真。
而真正的原油,则通过地下的大动脉,从另一个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从地下走,完美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的保密和安全问题。
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极高,唯一的问题就是工程量堪称逆天。
但一想到能彻底摆脱能源枷锁,这点工程量又算得了什么?
李卫国越想眼睛越亮,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直接拨给了助理小王。
“小王,你记一下我的一个想法,立刻让参谋部和工程部的专家组建个临时小组,马上进行可行性论证。”
“就叫……瞒天过海……不,就叫大丰收计划。”
挂了电话,李卫国感觉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敢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看着石油,他思绪又想到了另一个更深远的麻烦上——时空门太小了。
这个连接两个世界的奇迹,虽然经过了一次扩张,但对于一个大国的战略需求而言,还是太小了。
宽度不足四车道,高度也有限,运送许多大型特种设备,都得拆成零件运过去再重新组装,效率极低。
这次的石油开采,需要的大型钻井平台、泵机、管道,又是一次对运输能力的极限考验。
“也不知道林立能不能让时空门再变大一点。”
李卫国抽着烟,想起之前钟梦瑶的报告,说林立最近对拳击和格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
他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对方的不确定性太强了,他们也太弱了。
他们如今能做的,只有小心翼翼地接触,尽可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不敢有丝毫的强迫和干涉。
这种感觉,实在是一言难尽。
——
现代世界,沈飞。
伴随着一阵与众不同的低沉轰鸣,一架通体涂装着海灰色涂装的歼15T战斗机,在众人的注视下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这次数据怎么样?”
发动机的工程师老王扶扶眼镜,镜片下的双眼难掩激动,声音都有些发紧。
“完美!所有参数都稳定在最优区间内!”技术员紧盯着屏幕,大声汇报,“新材料制作的发动机,简直是艺术品!”
老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这才松开。
这台换装了全新材料的发动机,已经进行了上百个小时的极限飞行测试,表现堪称妖孽。
因为采用成熟的工艺,只有材料不同,生产速度很快。
按照计划,它马上要登舰测试了。
“通知飞行员上舰吧,进行一下实战化测试了。”
命令很快下达。
东大的军工向来求稳,甚至到了有些保守的地步。
但这次,所有人都为这台发动机的强悍性能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一小时后,飞行员柳浩晨驾驶着这架崭新的歼15T,在天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朝着正在沿海执勤的辽宁舰飞去。
柳浩晨能清晰地感觉到座下战机的不同。
那是一种更澎湃,也更驯服的力量感。
发动机的咆哮声沉稳有力,每一次轻推节流阀,机身都给予最迅捷的回应,仿佛人机一体。
“呼叫塔台,海鲨01请求降落。”
“海鲨01,航道清空,风速正常,准许降落。”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尾钩精准地挂住第二道阻拦索,强大的拉力瞬间将战机死死按在甲板上。
完美降落。
柳浩晨摘下头盔,跑去汇报。
第二天的时候,他正准备执行任务,去找小日子飞行员来点乐子的时候,刺耳的战斗警报声骤然响彻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