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开疆拓土十万平方公里!核聚变与药!(求订阅) (第2/3页)
释放,对方的反应和动作事关咱们后续开荒和战略计划!如果再次发现对方搞什么动作,直接继续释放真理武器。”
虽然真理武器后患无穷,且影响东大部队开荒的速度,未来还需要放弃多年,但它高效啊!
反正人类已经掌握了大量精灵的信息,如果对方继续冥顽不灵,只能继续讲道理喽~
在人类看来,精灵的未来是要么钻研艺术、舞蹈跟歌唱,要么……灰飞烟灭!
王凯旋一愣,随即憋不住笑出了声:“李总,明白了!”
“行了,去办吧。有事我再联系你!”李卫国挥挥手。
“好的,李总!”
等到王凯旋离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李卫国脸上的笑容也缓缓收敛。
他端起桌上那杯已经微凉的茉莉花茶又喝了一口,目光重新落回苏明谨提交的工作报告上。
作为整个异世界开拓行动的大后方,后勤统筹管理部的每一项决策都关系着前线上万战士的安危与底气。
这里不是纸上谈兵的地方,任何一个拍脑袋的决定,都可能在前线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李卫国深谙此道,他的工作经验告诉他,只有紧握从前线反馈回来的第一手数据,才能做出最稳妥的判断。
苏明谨的报告条理清晰,细节详实。
除了精灵与矮人的接触分析,后续还有关于冰河部落的土著,以及工程部队的基建进度等诸多内容。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关于冰河部落的上面,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实际上李卫国在一些时候,属于一些比较排外的人员,但规章制度告诉他不能如此。
冰河部落就是一个屡次突破他容忍极限的存在。
报告里用最冷静的文字描述着最野蛮的现实。
这些异界野人土著在接触现代文明之前,生活习俗堪称触目惊心。
先不说他们信仰的寒神,为了祈求这位神祇爪牙保护他们的安全,部落每隔一年,就会让一批上了年纪的老人,自行走进茫茫雪原,将自己的生命“献祭”给严寒。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体弱或有残疾的婴孩,也会被当做祭品,丢弃在野外,任由其自生自灭。
李卫国是能理解在极端环境下为了种族延续而做出的无奈妥协,但这并不代表他能接受这种扭曲的价值观。
如果说上述的习俗是生存所迫,那其他的风俗则纯粹是蒙昧与混乱。
部落内部的伦理关系一塌糊涂,血缘混杂,报告里甚至有几个案例,看得李卫国都觉得头皮发麻。
他甚至冒出一个荒唐的念头——若是要给他们办户口,家庭关系那一栏该怎么填?
如果不是针对冰河部落的改造计划,从一开始就贯彻了铁腕手段,且效果不错,李卫国真想过送他们花生米的。
现在改造的效果非常显著了!
野人们偷窃、抢夺物资,被抓住就是关禁闭,进行高强度的纪律教育。后来,针对他们屡教不改的劣根性,更是上了一些专门折磨精神但又不伤及性命的惩戒措施。
双管齐下,效果显著。
这些人文明和秩序渐渐显露。
尤其是当“安居乐业”计划和“积分兑换”制度推出后,整个部落的风气为之一变。
当野人们亲眼看到,那些遵守规矩、努力工作的同胞,用自己劳动换来的积分,兑换到了一座座温暖、坚固、甚至通了电的奢华房屋时,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与其在破烂的帐篷里瑟瑟发抖,随时可能被献祭,不如老老实实学习、工作,住进神仙才能拥有的房子里!
一时间,学习通用语、争抢工作岗位,成了冰河部落的新风尚。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死抱着所谓传统不放,坚决不接受新规矩的顽固分子,在给予最后一次物资补给后,被干脆利落地驱逐出了聚居地。
他们是死是活,没人关心。
文明的快车不会为了等几个原始人而停下。
看着报告上野人改造的显著成果,李卫国的心情舒畅了不少。他翻到下一页,是关于精灵俘虏的劳动再教育事宜。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这些优雅高傲、视体力劳动为耻的长耳朵,在三番五次见识他们的真理威力后,不知道能不能适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朴素真理。
李卫国看向报告中说关于安排精灵俘虏参与农业基地的基础建设的事情。
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些养尊处优的精灵贵族,满身泥泞,扛着锄头在地里刨食的滑稽场面。
“希望你们能够适应田间生活,然后好好的载歌载舞。”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也不知道他们那双精于弓箭和魔法的纤纤玉手,是拿竖琴更稳,还是握锄头更有力呢?”
写下了一些建议,处理完人事问题后,李卫国才将目光投向了真正的核心——工业生产报告。
一排排枯燥又冰冷的数据,在他眼中却胜过任何华美的诗篇。
腐殖层挖掘、各类木材制作、贵重金属搜集、矿场山石日均开采量、矿石冶炼进度、各型号钢材的日产量……
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了报告的最后一栏——基础石油工业。
看到上面的数字,他的眼神亮了起来。
“完成日产原油一万桶计划……”
这个数字如果放在本土,扔进庞大的工业体系里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可在这里,在这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异世界,这一万桶黑色的液体,就是驱动一切的滚烫血液。
一万桶,约等于一千三百七十吨。
一个月,代表人类可以获得四万吨以上的石油。
李卫生的思绪飘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二战。
当年为了支撑起几百万部队和后方工业,整个东大一年消耗的石油也不过二十万吨,每一滴都珍贵如血。
而现在,仅仅在极北之地的这个小小基地现在轻松达到月产四万吨。
预计一个月后,月产量就能突破十万吨。
半年内,月产量将达到二十万吨!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前线的装甲车可以不再顾忌油耗,肆无忌惮地在雪原上驰骋。
意味着天空中将有更多的直升机巡航,将东大的真理覆盖范围无限扩大。
同样,也意味着更多的发电机组可以被点亮,让文明的光辉照亮这片蒙昧的土地。
他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
那些从油井里抽出的黑色粘稠液体,经过分馏塔,将变成各种各样神奇的东西。
合成纤维将会取代冰河部落身上那些肮脏腥臭的兽皮,让他们穿上干净耐磨的衣物;合成橡胶做成的轮胎,将承载着沉重的物资,碾过精灵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森林古道;至于塑料、农药、化肥……
李卫国甚至能想象到。
当那些被安排去种地的精灵俘虏,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垦的土地,因为施了某种「神奇的材料」而产量暴增时,会是怎样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不论是人类跟三族交接,可能发生的变化,还是对方心态发生转变,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验证,求索,确认。
没有经过实践的开荒跟交流,是没有意义的。
看完了这些后,李卫国的目光放到了苏明瑾发来的一个让他心情激动……
不,应该是让无数东大人知道了消息,都会心情激动的消息。
他的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击,目光仿佛穿透文字,看向一片广袤无垠的未来场景。
东大,这个在异世界白手起家的外来者,如今已经稳稳地在异世界将一块东西长二百八十余公里、南北宽三百六十公里的广阔土地,纳入了绝对的实际掌控。
十万平方公里啊!
这个数字可以换算成一个更直观的概念——放在南方,就是近三个海岛的面积,跟姜苏的面积相当。
也就是说,东大凭空多出了九十六分之一的国土!
尽管其中七成是环境恶劣的极北冻土,但剩下的三成,是足以承载一个文明火种的肥沃森林地带。
按照农业专家的初步勘探,那片土地潜力是超级惊人的,因为土地肥沃,只要是平原,都是超级黑土地。
往南方森林带开辟,至少能开垦出上千万亩农田。
要知道在现代,一百万亩土地的粮食产出可以养活约300万至500万人,虽然田地会具体取决于土地质量、作物类型、复种指数及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等因素。但只要开垦出一百万亩土地,就能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