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集:辕门请赏 (第2/3页)
,扫到她的手、脚,似乎要把她的每一处都刻在心里。
走到帅案前,她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刻意压低了嗓音,让声音保持着少年特有的清朗,却又带着几分沙哑(那是连日操劳留下的痕迹):“末将陈悦,参见大将军!”
“核验军籍。”书记官上前一步,伸出手,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书吏立刻从档案中翻出一份文书,递到书记官手中。上官悦也从衣襟内侧取出自己的军籍文书,双手奉上。书记官接过两份文书,将它们并放在一起,戴上铜框眼镜,仔细比对。
广场上静得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上官悦垂着头,眼角的余光却死死盯着书记官的手——那双手布满了老茧,指关节有些变形,此刻正拿着文书,一点点比对上面的字迹。
“陈悦,黑山坳村人士,年十七,代父陈老汉从军……”书记官轻声念着文书上的内容,念到“年十七”时,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再次落在上官悦的脸上,“你这面相,倒不像十七岁的少年。”
上官悦的心猛地一沉,连忙解释:“回大人,末将自小在山里长大,风吹日晒,故而显得老成些。”
书记官“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而是继续比对文书上的画像。军籍文书上的画像是用墨线勾勒的,极其粗糙,只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圆脸,浓眉,下巴上有一颗痣。书记官拿着文书,凑到上官悦面前,仔细看了看她的脸,又看了看文书上的画像,眉头皱得更紧了:“你这下巴上的痣,文书上画的在左边,你怎么在右边?”
上官悦的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怎么忘了这茬!当年孙瘸子伪造文书时,随手画了颗痣,她当时也没在意,没想到今日竟成了破绽!她大脑飞速运转,急中生智道:“回大人,末将之前与波斯人作战时,被刀划伤了脸,痣被伤疤盖住了,后来伤疤脱落,痣就好像移了位置……”她说着,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那里确实有一道浅浅的伤疤,是在响水河战役中留下的。
书记官盯着她的下巴看了片刻,似乎在确认伤疤的真实性。广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观礼区的将士们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纷纷停下议论,好奇地看向这边。帅案后的李崇韬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沉沉地看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凝滞的气氛:“王书记,您这是在查案,还是在叙功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红色的身影从观礼区的侧面走了过来——是李明月!她今日换了一身更华丽的骑射服,衣料是上等的云锦,上面绣着金线勾勒的凤凰图案,外面罩着一件水貂皮的披风,手里把玩着一枚羊脂玉玉佩,脚步轻快地走到帅案旁。
“大小姐。”书记官连忙躬身行礼,语气瞬间变得恭敬,“下官只是例行核验军籍,并无他意。”
“例行核验?”李明月走到上官悦身边,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然后转向书记官,双手叉腰,脸上带着几分不满,“陈校尉在响水河战役中立下首功,焚敌粮草,乱敌腹心,这些功绩,全军将士有目共睹!您不看功绩,反而在这痣的位置、年龄的大小上斤斤计较,难道我边军叙功,只看文书,不看实绩吗?”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传遍了整个广场。观礼区的将士们纷纷点头,小声议论起来:“大小姐说得对,陈校尉可是立了大功的!”“就是,这点小事,何必揪着不放!”“王书记也太死板了!”
书记官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他连忙解释:“大小姐误会了,下官只是……”
“误会与否,不重要。”李明月打断他,目光转向帅案后的李崇韬,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爹爹,陈校尉可是难得的人才,您难道要因为这点小事,寒了将士们的心吗?”
李崇韬看着女儿,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上官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微微颔首:“王书记,军籍核验,以实绩为准,些许细节,不必苛责。”
“是,大将军。”书记官不敢再多言,连忙在名册上画了个红勾,躬身退到一旁,对上官悦道:“陈校尉,军籍无误。”
上官悦心中松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知道,若不是李明月及时解围,她今日恐怕很难过关。
李崇韬拿起帅案上的令箭和文书——令箭是玄铁打造的,上面刻着“昭武校尉”四个字,还系着一条红色的绸带;文书是用绢布写的,上面详细写着她的功绩和赏赐。他站起身,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广场:
“校尉陈悦,智勇双全,临危献策,率小队飞降敌营,焚敌粮草数万石,乱敌指挥中枢,为响水河大捷立下首功!今擢升为昭武校尉,领先锋营斥候队队正之职!赏银五百两,锦缎二十匹!望尔日后再接再厉,为我大唐镇守边关,再立奇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