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竹林里的绿衣飘(一) (第2/3页)
凉的气息顺着指尖传遍全身,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 “咔嚓” 声,像是竹子断裂的声音。林砚立刻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雾气中隐约出现一个黑影,正朝着他这边走来。黑影的体型很高大,步伐沉重,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地面轻微的震动声。
林砚心里一紧,握紧了登山杖,慢慢向后退。他不知道这个黑影是什么,是迷路的游客,还是竹林里的野兽?或者,是比绿衣女子更危险的存在?
黑影越来越近,雾气被它的身体推开,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 那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男人,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浑浊,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柴刀,肩膀上扛着一捆刚砍下来的竹子。
“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男人看到林砚,停下脚步,警惕地问道,柴刀握得更紧了。
“我叫林砚,是来这里探险的。” 林砚连忙解释,“我收到一封来自这里的信,所以想来看看。您是住在这附近的人吗?”
男人听到 “信” 字,眼神突然变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他看了看林砚手里的信纸,又看了看那口古井,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只是转身朝着竹林深处走去,步伐比刚才更快了,像是在躲避什么。
“等等!” 林砚想追上去,可男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雾气中,只留下一阵 “沙沙” 的竹叶声。
林砚站在原地,心里充满了疑惑。这个男人是谁?他为什么听到 “信” 会害怕?还有那个绿衣女子,她到底是人是鬼?这口古井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信纸,又看了看井口的白雾,深吸了一口气。不管这里隐藏着多少秘密,他都要查清楚。他把信纸放进防水袋,背上登山包,朝着男人消失的方向走去。他知道,接下来的探险,可能会比他想象的更加危险,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林砚沿着男人消失的方向走了大约半个小时,雾气渐渐散去,前方出现了一间简陋的竹屋。竹屋的屋顶是用茅草铺成的,墙壁是用竹子搭建的,窗户上糊着一层泛黄的纸,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
竹屋前的空地上,晒着一些草药,旁边放着一个破旧的竹筐,里面装着一些刚采来的蘑菇。林砚走到竹屋前,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轻轻敲了敲竹门。
“谁啊?” 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正是刚才那个扛竹子的男人。
“大叔您好,我是刚才在古井边遇到的林砚。” 林砚连忙说道,“我有些事情想向您请教,不知道您方便吗?”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竹门被打开,***在门口,脸上依旧带着警惕:“你有什么事?”
“我想知道,您刚才为什么听到‘信’会害怕?还有,那个穿绿衣的女子,您认识她吗?” 林砚直接问道,他知道现在不是拐弯抹角的时候。
男人听到 “绿衣女子” 四个字,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他看了看四周,然后拉着林砚走进屋里,关上了竹门。竹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罐,墙角堆着一些干柴和草药。
“你说的绿衣女子,是不是站在竹梢上,飘着走的?” 男人坐在椅子上,双手紧紧握着,声音有些颤抖。
林砚点了点头:“是啊,她还带我去了那口古井边,然后就消失了。”
男人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更加浑浊:“那是‘竹灵’,是这片竹林的守护者。传说很久以前,这片竹林里住着一个穿绿衣的女子,她守护着竹林里的一口古井,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就消失了,只留下了传说。从那以后,每当有人闯入竹林,就会看到她的身影,有的人能平安出去,有的人就再也没回来过。”
“那封信呢?” 林砚追问,“我收到一封来自这里的信,信上写着‘青雾竹海,绿衣候君’,还画着一朵绿梅。”
男人听到 “绿梅”,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枚绿色的梅花形玉佩,玉佩的颜色和信纸上的绿梅图案一模一样,而且也是残缺的。
“这是……” 林砚惊讶地看着玉佩。
“这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 男人抚摸着玉佩,声音低沉,“我太爷爷是这片竹林的守林人,他说,当年有一个穿绿衣的女子把这枚玉佩交给了他,让他守护好古井,还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画着绿梅的信来这里,就把这枚玉佩交给那个人,让那个人去古井里找‘绿衣的秘密’。可我太爷爷到死都没敢去古井里看看,他说古井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林砚拿起玉佩,玉佩冰凉冰凉的,上面刻着一些细小的花纹,和井台的花纹很相似。他突然想起《异境札记》里的记载:“唯携绿梅信物者可辨归途”,难道这枚玉佩就是绿梅信物?
“那您知道古井里有什么吗?” 林砚问道。
男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爷爷和父亲都警告过我,绝对不能靠近古井,更不能去井里。他们说,以前有人好奇,想下井看看,结果刚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