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3章 【篇外:】几个偏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33章 【篇外:】几个偏方 (第2/3页)

上了。(网上我只看到这位博主提到了避开耳后,所以转发了他的视频。踮不踮脚都可以,方便踮的话更好。)

    ⌯•ㅅ•⌯

    还是有人分不清什么叫内省,什么叫外求。

    好多人以为自己能分得清,但却一直在做着内外不分的事情。

    比如:“我真没用,没有足够的钱给到家人更好的生活。”

    这算内省吗?

    这是反省自己,还是想着向外求更多的钱?

    前段时期跟李雪聊天,她一直说钱不够花,想再买个更大的房子压力很大。

    当时是我们是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在聊天。

    上海的小青提醒李雪不要买太大的房子:“我现在在家找人,都得靠喊,房子再大了就不方便了。”

    李雪都愣住了:“找人怎么能靠喊呢?

    肯定得打电话啊!

    靠喊那得使多大劲儿啊!”

    我也愣住了:在自己家里叫个人,还得打电话?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李雪一直觉得自己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孩子,因为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而自责内疚,不断地PUA自己更努力的多干活少睡觉。

    李雪虽然是我们这一届毕业生里最有钱的人,但她过得身体也苦,心里也苦。

    这种不断地用意志力鞭策自己,并不是修行意义上的自省。

    内求,指的是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

    比如,陷入了自责:没有足够的钱给到家人更好的生活。

    找到自己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贪”在哪里了?

    人生有五毒:贪嗔痴慢疑。

    贪为五毒之首。

    【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能从“贪”上找到答案。】

    把自己心里的贪念放下,这是向内求。

    【人欲放下了,神性才能出来。】

    ⌯•ㅅ•⌯

    下面这位友友,其实也是类似的问题:全职宝妈,怎么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如果上面一段的“贪为五毒之首”看懂了,这个问题其实就已经有答案了。

    借着这个案例,我们再解析一遍。

    痛苦,是因为有“贪”的念。

    这个贪,不一定是钱,也可能是名,是自我满足感等等。

    【只要有痛苦,都是因为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

    找到自己的那个“需求”,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放下。

    因为既然不能解决,不放下也没有用,那还不如放下。

    再说回这个问题本身: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本章的第一个案例,“阴阳平衡,不一定跟钱有关。”

    本章的第二个案例,“美容醒脑的凤凰三啄,也不需要跟钱有关。”

    上面的第三个案例,“痛不痛苦,贪不贪心,也跟有没有钱没什么必然的关系。”

    同样,“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也跟钱无关。

    每一个家庭角色、社会角色,都有价值。

    如果每一位宝妈都能做好自己的角色,那么抑郁的孩子就会少很多。

    如果每一位全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