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二关,合作 (第1/3页)
电视机里传来罗大佑《童年》那熟悉的旋律。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
像一把钥匙,猛地撬开了姐妹俩紧锁的心门。刘一一和柳伊伊几乎同时身体一震,目光被牢牢钉在屏幕上。
画面中是沪市的老街区,两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手牵着手奔跑,笑声清脆如银铃。
她们一起写作业,头挨着头;一起吃饭,互相夹菜;
最后,两个小身影挤在一张小矮凳上——一个女孩双手比着“八”字,灵巧地撑开一根彩绳;
另一个女孩小指一勾,拇指顺势压下,彩绳便听话地翻转缠绕,瞬间从“面条”变成了“大桥”。
……
刘一一的眼泪无声地涌出,在她始终保持端庄的脸上划出晶莹的痕迹。
柳伊伊别过头去,倔强地咬住下唇,却掩不住眼眶泛起的红晕。
电视画面定格在最后一个复杂的翻绳图案上。
茶几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根一模一样的彩绳。
刘一一悄悄擦掉眼泪,深吸一口气,拿起那根彩绳。她的指尖微颤,看向对面的妹妹:“还记得吗?”
柳伊伊盯着那根彩绳,仿佛它是一条吐着信子的蛇。
终于,她颤抖着接过绳子,套上双手,伸到姐姐面前:“别以为我忘了。”
江晓精心设计的这一关,直击姐妹俩最柔软的童年记忆。
翻花绳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女孩都玩过的游戏,更是她们姐妹之间少有的温情时刻。
配上《童年》的歌声,情绪渲染已达到极致。
最初的尝试笨拙而生疏。手指记忆似乎被时光腐蚀,几次尝试都以绳子缠结告终。
“勾小指,压拇指,”刘一一轻声提醒,语气是多年未有的柔和。
“用你说!”柳伊伊嘴硬,却悄悄调整了手法。
这时候电视里的视频很懂事的回放到了最开始翻花绳的时候,然后一遍遍的重复。
江晓躲在某处正拍着大腿骂道,太笨了,勾那个绳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