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6章 迫切想见田书记一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6章 迫切想见田书记一面 (第2/3页)

的圈子里,司空见惯。

    如果我给他算个八字,出个主意,他若是信服我,给我不是一点点。等于他在赌场,运气不好,多坐了半个时间而已。”

    田书记笑道:“这点我完全相信。湖南有个奇人,现在死了。他就在李嘉诚家里,空手变出一桌饭菜。结果在香港混得风生水起。一个曾经小剧团的杂技演员,后来成了有名的慈善家。

    他没开工厂,没办企业,没炒股票,钱哪里来的?都是豪富给他的。姓侯……侯什么去了。”

    我知道名字却不想说出来,也不想围绕这个话题聊下去,免得他联想,我也是靠这一手赚钱。

    这时,手机响了,是小林打来的。

    我走出房间,说道:“你讲。”

    她说:“我一直纳闷,房地产商愿意一次性交清,特别是这种大额交易。为什么花溪湖不行。所以打电话向懂行的人打听。”

    “打听清楚了吗?”

    “搞清楚了。是房地产老板把售楼部分转给中介公司做销售。中介公司希望业主贷款,从中赚取手续费。”

    “哦——老板太大,没时间管剩下楼盘的销售了。”

    “对,但是,为什么最东边有一栋没有卖出去呢?”

    我笑道:“那些业主请的都是半桶水风水师,认为最东边的一栋在湖头。他们遵守的是‘糊头不糊尾’的口诀。我有办法化解。”

    “什么叫糊头不糊尾啊?”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你弄懂了也没有意义。”

    挂了。再进房间,我问:“你那亲戚是名门之后啊。费承祎。”

    田书记笑道:“中国人吧,总喜欢跟名人攀上关系,民国时期,费家出了一个有钱人,再修族谱的时候,就找老祖宗。还真找了一个,就说他们是费祎的后代。”

    我说:“这个倒是合逻辑。一是姓费的人少,二是费祎确实有后人。到了清代,后人还定居在四川。”

    田书记说:“这只怪诸葛亮的《出师表》写得好。不然一般人谁知道费祎?”

    我说:“我是随便抽一段都背得出。”

    田书记笑道:“那就背费祎那一段。”

    我站起来,学着《三国演义》唐老师演的诸葛亮那几个经典动作,假装用手捋了一下下巴的山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