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失败的英雄! (第3/3页)
。而自古以来,沧州之地就民风彪悍。故沧州男儿习武者,多是那血性刚烈之辈!
父子三人与同行的沧州镖师,信守走镖之义。面对强敌劫匪并不示软弃镖,在与之竭力苦战一番后,父子三人与不少沧州镖师,最终落得个客死异乡。
劫匪出于道义,倒也没赶尽杀绝。留了三名镖师活口,权且当作与死者家人、镖行,报丧之人。且还依江湖规矩,留下了字号。
恶耗传来,家中孤儿寡母相拥悲泣。而这十六岁的孩子,在其父兄灵位之前,跪地指天发誓:杀父弑兄之仇不共戴天,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父兄的四九之期一过,此子就用镖行所留的抚恤银两,安顿好了自己的母亲。还托街坊四邻多加照顾之后,方才拜别母亲。购得一精钢长剑,出门拜师学艺而去。
沧州地界民间崇武,有名的剑师也不在少数。但此子轮番上门欲拜师学剑,却皆被其婉拒。一来此子已然过了习武的最佳年龄,不止毫无根基且生性憨直,愚钝不知变通。
二来此子拜师习剑的目的不正,欲报父兄之仇心切,而至其杀心过重。故而沧州地界有名的剑师,皆是拒教于他。恐他习武学剑有成后,因心中的杀气过盛,而生心魔,堕入魔道!
此子年少气盛,见整个沧州地界的有名剑师,皆不愿收自己为徒。想到客死异乡的父亲与哥哥,一时间心中悲愤难平。遂提剑修书拜帖,到沧州地界的剑师门下,挨个上门比试切磋。
此子依江湖礼数上门比试切磋,被邀战的剑师虽心中不悦,却也不得不依礼应战。多是吩其门下弟子与之交手,而门下弟子也觉得此人年少轻狂。故而使剑与之切磋时,虽不伤他性命,但多是把他痛揍一顿,今其都爬不起身来。
但此子甚倔,被揍后留下一句:“受教了!”遂拄剑蹒跚而去。在家休养个十天半月,伤好之后,又开始出门拜访切磋剑法。皆是大败而归,休养好了再依次上门求教切磋剑法。
如此这般,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此人巳经年满二十岁了。而四年中此人上门救教,与人切磋剑法近一百三十余战,全败!但此人却以非常人之所及的毅力,赢得了沧州地界上所有武者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