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不同的路 (第2/3页)
留下一个引人遐想的背影和更多窃窃私语。
隔天江静知来给余夏补习时,敏锐地察觉到他情绪低落,解题时有些心不在焉。在她的询问下,余夏闷闷地说出了前一天的风波和应婉婷的道别。
“……江老师,我不太明白。”余夏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困惑和愤懑,“规则难道不是应该对所有人都一样吗?我们在这里,刷题、考试、拼分数、争排名,一分一分地挤……她那样,算不算是……一种投机?以她的排名,真枪实弹的上考场,很可能考不上经管学院。这对其他遵守规则、埋头苦读的人,公平吗?”
诚信和公平,是他所接受的教育里最核心的基石。
江静知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反驳。她理解余夏的感受,那种基于自身努力构建起来的世界观受到冲击时的不适。她放下笔,斟酌着开口:
“从程序上讲,她所做的一切,没有违反任何明文的规则。国际学生招生有独立的通道和标准,她符合要求,被录取,是合规的。这也许应该叫对规则空隙的敏锐察觉和利用。”
她看着余夏紧锁的眉头,继续温和地说道:“余夏,这个世界上的规则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高考是一条路,竞赛保送是一条路,国际学生通道也是一条路。每条路都有它的规则和代价。她选择了其中一条,并且付出了相应的努力。”
“但这不公平!”余夏执拗地坚持,“她本质上还是和我们一样的学生,只是因为改变了身份,就绕开了最残酷的竞争。
“如果真的十年寒窗,还不如一张外国的国籍有用,那么寒门学子拼尽一切去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
“那么,你认为的‘公平’是什么?”江静知反问,“是让所有人都在完全相同的赛道上比拼?但每个人的出身、资源、眼界本就不同。绝对的公平本身或许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
余夏的目光锐利地看向江静知,语气里带着执着于原则的倔强:“就算她走的每一步都合法,那做人的诚信呢?她就是和我们一样在国内长大、接受教育的人,突然转换了身份,相对于那些真正在海外成长、学习文化截然不同的国际生,难道不是造假?”
江静知迎着他的目光,没有回避这个尖锐的问题。她理解余夏的困惑,这种价值层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