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刘蟒的心态变化 (第2/3页)
刑警最核心的能力:对细节的洞察,对逻辑的推敲,对罪恶最本能的直觉。他变得依赖“答案”,而忽略了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
如果没有杨队带来的支援,没有老孙叔那双经验丰富的眼睛点出“袋子”的关键,他还要在这个谎言里打转多久?案件里那么多明显的矛盾点,他为何视而不见?
傲慢,是侦探最大的敌人。
刘蟒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将连日来的浮躁、侥幸、以及那点可笑的优越感,狠狠压了下去。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疲惫和迷茫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淬过火的冷静与锐利。
一旁的杨国昆正想再安慰几句,却猛地顿住了,眼睛不由自主地瞪大。他清晰地感觉到,刘蟒身上那股颓然之气瞬间消散,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势正从他体内透出来。
沉稳、锐利,带着历经千案般的老练和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种气势,杨国昆太熟悉了!他只在多年前自己那位早已过世的师傅身上见过——那是真正身经百战的老刑警,洞悉人性罪恶后沉淀下来的压迫感。
杨国昆心中巨震,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搭档,仿佛看到了一块璞玉,在经历了这次挫败的打磨后,终于褪去了表面的石皮,露出了内里坚韧耀眼的光华。
棋局?
刘蟒心中冷笑,目光投向审讯室窗外深沉的夜色。
那就让我这个“棋子”,好好会一会你这下棋的人。
深夜,分局会议室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会议室里,刘蟒让杨国昆把所有人都叫了过来,包括局长王长天、副支队长冯国民以及分局局长吴和平。众人到齐后,刘蟒扫视一圈,便走到会议室的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了起来。
有过经验的杨国昆一看这架势,立刻小声对身旁的冯国民说:“冯队,赶紧叫人把队里的黑板都搬过来,这小子写起来,一两块可不够用。”
冯国民有些迟疑地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