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人意料 (第1/3页)
这第二条理由,如同一把手术刀,精准地解剖出夏向明提名的致命弱点——人岗匹配度极差!
几乎点明了李国栋提名他的私心:只是为了用“自己人”占位置,而非真正考虑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
李国栋的额头布满了汗珠,衬衫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脊梁骨上,带来一阵阵冰冷粘腻的触感。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狼狈不堪,像是被剥光了站在聚光灯下。
江昭宁的指摘字字如刀,他必须为自己、也为夏向明辩驳,否则这提名就彻底沦为笑柄。
“江……江书记,”李国栋努力稳住发颤的声线,脑中急速搜索着夏向明履历中任何能与“业务”沾边的经历,“是,您说得对,夏向明同志现在是搞督查。”
“但是……但是他……他是基层干起来的!他原来在城关镇派出所也呆过多年!当过副所长!”
“那些年县里大要案频发,他……他也亲自参与办过好几起刑案的!有实战经验!”
“只是……只是后来被抽调到警务督察岗位,算是……算是半路出家搞了警务督查的……”
这番辩驳显得苍白而牵强。
“半路出家”来形容自己的爱将,本身就很可笑。
一个离开刑侦一线多年、专注于内部监督检查、没有分管全局性业务大队经验的干部,现在要突然提拔为副局长去领导如狼似虎的治安、刑侦、禁毒等其他大队?
这个理由实在缺乏说服力。
江昭宁静静地听着李国栋的辩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等对方说完,他微微垂目思索了几秒,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那声音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原来如此。”江昭宁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似乎是“恍然大悟”的语气,但这语气本身就很值得玩味。
他没有再纠缠于夏向明过往经历的“含金量”,而是用一种看似“妥协”实则“敲定”的句式说道:“既然国栋同志如此坚持,认为夏向明同志具备相应的业务背景和能力基础……那……”
他再次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就……把夏向明同志也‘列入’吧。”
“列入”两个字说得很重,不是“推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