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躯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6章 躯壳 (第3/3页)



    董海手指触碰到信息中心那扇熟悉的、紧闭的金属门。

    那里面,有他熟悉的服务器嗡鸣,有闪烁的指示灯,有冰冷的键盘和屏幕。

    那是他工作了多年的地方,是他赖以生存的技术堡垒。

    可就在今晚,就在此刻,那扇门后面的一切,都将变成他亲手操作的刑具,变成一张编织阴谋的网。

    而他,成了网上那只绝望的蜘蛛。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网中那只被粘住的、徒劳挣扎的飞虫。

    雨,依旧狂暴。

    ……

    夏日的东山,空气中弥漫着暑气和一种无形的焦灼。

    街道上,新组建的“交巡警大队”身着崭新制服的身影格外醒目。

    他们骑着警用摩托,在十字路口疏导交通,在街面巡逻执勤,蓝白相间的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本应是治安力量整合、提升效能的新气象,是江昭宁这位新任县委书记力推的改革成果之一。

    然而,此刻坐在县委大楼办公室里的江昭宁,心情却远不像窗外的阳光那般明朗。

    他手里捏着的,正是关于“交巡警大队”正式上街执勤前的最后一份前置报告——关于原巡警大队人员清理整顿的情况汇报。

    报告打印得规整,措辞严谨,结论清晰:原巡警大队共处理11人。

    为首的,自然是那个胆大包天、带头冲击县委书记办公室的肖新安——开除公职。

    紧随其后的,是当时跟着肖新安一起闹事的四个“骨干”——辞退。

    剩下的六人,则被定性为“参与不当行为、思想觉悟不高、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分别给予了党内警告、严重警告、行政记过、记大过等处分,然后被“调离公安机关”,发配到县里其他事业单位或边缘部门。

    报告下方,是纪委、组织部、公安局联合盖上的鲜红印章,程序完备,无懈可击。

    江昭宁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开除”、“辞退”、“调离”这几个冰冷的字眼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敲击着,发出沉闷而规律的轻响。

    窗外的喧嚣似乎被隔绝了,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翻动纸页和自己心跳的声音。

    “就这?”他低声自语,声音不高,却像冰棱坠地,寒意逼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