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再没有扯皮的余地! (第3/3页)
面广,前期务必考虑周全,尤其职能边界划分、资金池并轨、人员专业转型路径。”
“包括清凉寺这类标杆性项目的历史遗留权责追溯问题……这些都是合并前预案必须啃下来的硬骨头,一点都不能含糊。”
话音落地,短暂的沉默被某种焦灼的低语取代。
几位常委迅速交换着眼神,如同无声的电波在空中交织碰撞。
刘国梁放下一直在指尖转动的笔,率先开口,语调沉稳而务实:“书记的决策切中要害,我完全支持。”
“职能整合理顺后,责任就落到一处,这从根本上杜绝了职责不清导致的扯皮,是大势所趋。”
他话锋一转,“合并,这意味着短期内要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
“两个局现有的人员如何消化?”
“超编的、临近退休的、各种关系塞进来的,都是棘手难题。”
“两套班子合并后的领导职数如何削减?那些正职副职的位置,牵动着多少敏感神经?”
“还有办公场所整合、两套财务并账、历史遗留的债权债务厘清……每一件都是耗费人力物力的硬骨头。”
江昭宁的目光落在周明清身上:“机构合并的具体方案,组织部牵头,会同编办、人社局,一周内拿出详细草案,包括职能整合方案、人员分流安置原则、领导班子配备建议!”
“要快!要细!要敢于碰硬!”
他环视全场,声音带着一种开山劈石的果决,“清凉寺的危檐等不起,体制的沉疴也拖不起!”
“这把破局的刀,既然举起来了,就必须劈下去!”
“而且要快、要准、要狠!为古寺,也为长远!”
李娟微微欠身,补充道:“还有个关联的外部影响问题,就是社会认知——合并的消息一旦公布,外界,特别是那些关心清凉寺的文保专家、文化学者、旅游业者乃至网民,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声音。”
“担心旅游导向会伤害文保的纯洁性,或者担心过度文保会限制旅游开发,这些疑虑都需预判、引导。”
赵永春此刻轻咳一声,眉头微锁:“江书记提的都很具体、很必要。不过……”
他谨慎地斟酌着词句,“文旅合并在省内尚属少有先例,清凉寺又是个敏感复杂的个案。”
“这么庞大机构的撤并重组,直接一步到位,动作力度是不是过大过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