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4章 潇达,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04章 潇达,死 (第3/3页)

都不会认你们潇家。

    不但是这辈子,就算有下辈子,下下辈子,生生世世,我都不会跟你们潇家有任何关系。”

    “我要亲眼看着你们潇家,对了,有句古话说得好,叫什么来着?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呵呵呵,现在你们潇家,不就是楼塌了吗?认命吧,别再挣扎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我了。”

    站在房门口的潇书翰,被两个儿子一左一右地扶着,听着屋子里韩云深这番诛心之言。

    他看着床上苟延残喘的父亲,看着那几个刺眼的白色花圈,再看看眼前这几个气势汹汹的仇人,一种悲壮和绝望涌上心头。

    潇家,真的没有希望,完了。

    床上的潇达,像是听懂了韩云深的每一句话。

    他伸出去的那只手,在空中猛地一颤,然后骤然落下,重重地砸在了床沿上。

    他那双瞪大的眼睛里,最后的光彩迅速熄灭,一口气没上来,竟然真的就这么睁着眼睛,走了。

    “老潇!”吴秀卿哭喊着扑了上去。

    任凭她怎么摇晃,怎么哭喊,潇达的眼睛都睁得老大,直勾勾地看着韩云深的方向,再也没有了声息。

    韩云深看着这一幕,心里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只有一种无边无际的疲惫。

    随着潇达的死,韩家和潇家之间那点儿本就脆弱不堪的血缘联系,也算是彻底断了。

    从此以后,水火不容。

    潇家要怎么举办丧事,跟韩家人没有半点儿关系。

    ——————————

    一九七九年,四月份,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历史的巨轮,开始轰然滚动。改革的浪潮,以无法阻挡之势,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

    改革开放,开始了。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韩家。

    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地做生意了。

    赵桂云和韩云深觉得,他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完饭,韩清韵忽然提议。

    “爸,妈,咱们家东边那几间门市儿,不是还空着吗?地方那么大,足足四大间呢!咱们开个饭店怎么样?”

    韩家的服装店和卤肉店,都在大门脸儿的西边。而大门东边,是韩清韵名下的几间门市,一直关着门没想好做什么。

    “开饭店?”赵桂云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

    韩清韵,“咱们这儿是大马路边上,人来人往的,客流量大。

    再加上咱们自家的服装店和卤肉店,每天也能带来不少客源。

    这叫天时地利人和,咱们都占全了。”

    韩秀芝也激动了,“小可,这主意太好了,不开饭店,我这身手艺都快废了。”

    这提议一提出来,立刻得到了全家的一致赞成。

    说干就干,韩家人从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韩清韵以那四间门市入股,赵桂云和韩秀芝以技术入股,负责饭店的经营和后厨。

    当然了,韩清韵很快就要提前毕业,还得带着两个娃和俩壮去找她老公去呢!所以她只等着年底拿分红就行。

    饭店就由赵桂云和韩秀芝全权负责。

    现在政策放开了,招工也不再是问题。饭店很快就找人装修好,又招了几个手脚麻利的服务员和帮厨。

    韩云深跑了几天,找了有关部门,把粮食供应给批了下来。

    至于菜,自家的菜就不再往外卖了,全都供给了饭店。

    肉就更不是问题了,屠宰场那边本来就是熟门熟路,每天拿猪下水,顺便割个十斤二十斤的肉,那都不成问题。

    就这样,在一个赵桂云挑的黄道吉日里,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韩家的小饭店正式开业了。

    饭菜味美,价格公道,服务周到,最主要的不要饭票,饭店的生意从开业第一天起,就火爆得不行。

    韩家的饭店那是天天客满,有的时候都到了需要提前预约的程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