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第2/3页)

,先发给辽东将士;剩下的三百万两,等清查完阉党家产和江南盐商的财产后,再一并拨付。”

    “谢陛下!”袁崇焕躬身谢恩。

    “第二,”袁崇焕接着说道,“请陛下给臣足够的兵权。辽东的总兵、副将、参将等官员,由臣自行任免;辽东的兵马,由臣统一调度,不受朝中掣肘。另外,请求陛下允许臣‘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辽东百姓深受后金迫害,对后金恨之入骨,让他们参军守边,既能增强兵力,又能减少军饷开支。”

    崇祯犹豫了一下。给袁崇焕这么大的兵权,万一他拥兵自重,怎么办?可转念一想,如今辽东只有袁崇焕能担此重任,若是不给他兵权,复辽大计就是空谈。

    “朕答应你!”崇祯语气坚定,“辽东的军政大权,朕全交给你!你可以自行任免官员,调度兵马,只要是为了复辽,朕绝不干涉!‘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计策很好,朕准了!”

    “谢陛下!”袁崇焕又躬身谢恩,心里越发感动。

    “第三,”袁崇焕眼神变得格外凝重,“请陛下信任臣,不要听信朝中大臣的谗言。辽东战事复杂,臣在前线作战,难免会有失利的时候,也难免会得罪朝中一些大臣。若是有人在陛下面前诬陷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不要轻易降罪于臣。”

    崇祯想起魏忠贤诬陷袁崇焕通敌的事,心里一阵愧疚。他走上前,拍了拍袁崇焕的肩膀,郑重道:“袁爱卿,你放心!朕知道你是忠臣,是能臣。以后不管是谁在朕面前说你的坏话,朕都会亲自核查清楚,绝不会冤枉你!朕给你一道密旨,若是有人诬陷你,你可以拿着密旨直接来京见朕,任何人不得阻拦!”

    “臣谢陛下隆恩!”袁崇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血。他没想到,崇祯皇帝会如此信任他,把这么大的权力都交给了他!

    崇祯扶起袁崇焕,转身走到书案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这把剑长三尺六寸,剑身刻着龙纹,剑柄是象牙做的,上面镶嵌着七颗东珠——正是大明皇帝专用的尚方宝剑!

    “袁爱卿,”崇祯双手捧着尚方宝剑,递到袁崇焕面前,语气庄重,“这把尚方宝剑,朕赐给你!上可斩昏君,下可斩佞臣!在辽东,你就代表朕!若是有总兵、副将不听调遣,若是有官员贪赃枉法,若是有奸细通敌卖国,你可以先斩后奏,不用请示朕!”

    尚方宝剑!这可是代表着皇帝的最高权威!袁崇焕双手接过尚方宝剑,剑身冰凉的触感透过手掌传来,让他浑身热血沸腾。他单膝跪地,高举尚方宝剑,声音洪亮:“臣袁崇焕,谢陛下赐剑!臣定不负陛下信任,五年之内,必复辽东!若是不能,臣愿以死谢罪!”

    崇祯看着袁崇焕坚毅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希望。有了袁崇焕这样的忠臣良将,有了尚方宝剑这样的权威,五年复辽,一定能实现!

    “袁爱卿,起来吧。”崇祯扶起袁崇焕,“锦州还被后金包围着,你刚进京,也没休息,朕就不留你了。你即刻启程回辽东,指挥战事,一定要守住锦州,打退皇太极!”

    “臣遵旨!”袁崇焕躬身应下,双手捧着尚方宝剑,转身往外走。走到殿门口时,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崇祯,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坚定——这一去,他定要拼尽全力,为大明收复辽东,为陛下鞠躬尽瘁!

    袁崇焕走后,崇祯坐在书案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五年复辽!一想到辽东失地即将收复,后金即将被赶出大明,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

    “陛下,您真是英明!”王承恩凑上前,满脸敬佩,“袁崇焕有了尚方宝剑和这么大的权力,一定能好好打仗,收复辽东!”

    崇祯笑了笑:“朕也是赌一把。若是袁崇焕能复辽,大明就有救了;若是他不能……”他没有再说下去,但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

    就在这时,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清查阉党委员会乔大人求见,说查抄魏忠贤府里有重大发现!”

    崇祯心里一紧:“让他进来。”

    乔允升急匆匆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脸上带着几分激动和凝重:“陛下,臣等在魏忠贤府里的地窖里,发现了这个!”

    崇祯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皇太极致魏忠贤大人亲启”。崇祯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打开书信。上面的字迹是女真文,旁边附有汉文翻译:“努尔哈赤大汗不幸病逝,皇太极继位。久闻魏公公权倾大明,若能助我后金夺取山海关,事成之后,愿与魏公公平分大明江山……”

    “好一个魏忠贤!”崇祯猛地把书信摔在地上,气得浑身发抖,“竟敢勾结后金,图谋瓜分大明江山!真是罪该万死!”

    乔允升躬身道:“陛下,这封书信是铁证!魏忠贤通敌卖国,罪无可赦!臣请求陛下,将这封书信公之于众,让天下百姓看看这奸贼的真面目!”

    “准奏!”崇祯厉声说道,“你立刻把这封书信抄录百份,张贴在京城各处,让百姓都看看!另外,传令下去,凡是魏忠贤的党羽,若是参与了通敌卖国,一律凌迟处死,诛灭三族!”

    “臣遵旨!”乔允升躬身应下,赶紧退下去办。

    乔允升走后,崇祯坐在书案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魏忠贤竟然勾结后金,图谋瓜分大明江山!幸好他及时诛灭了阉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户部毕大人求见,说江南盐商的家产查抄得差不多了。”小太监进来禀报。

    崇祯站起身:“让他进来。”

    毕自严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本账册,脸上带着几分喜色:“陛下,江南盐商王某、李某等二十人,多年来勾结魏忠贤,偷税漏税,走私盐斤,家产丰厚。臣等查抄了他们的家产,共得白银五百万两,黄金十万两,还有古玩字画、田地房产无数,折合白银约一千万两!加上之前查抄的阉党家产一千万两,如今户部共有白银两千万两!”

    “两千万两!”崇祯眼睛一亮。有了这笔钱,军饷、赈灾、整顿京营都有了着落!

    “好!”崇祯激动地说道,“毕尚书,你做得好!这笔钱,你先拨一百万两给辽东,作为袁崇焕的军饷;再拨一百万两给西北,赈济灾民;拨五十万两给京营,补发欠饷;剩下的一千七百五十万两,存入国库,作为复辽和整顿朝纲的备用金!”

    “臣遵旨!”毕自严躬身应下,心里乐开了花——户部终于有钱了!

    毕自严走后,文华殿里安静下来。崇祯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阳光。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诛灭阉党、查抄家产、重用袁崇焕、五年复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他不知道,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东林党人见袁崇焕得到重用,心里不满,开始暗中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拥兵自重,恐成第二个安禄山”;清查阉党时,乔允升为了邀功,牵连了不少无辜官员,引起了朝堂的不满;西北的旱灾越来越严重,虽然拨了赈灾银,但地方官贪污腐败,灾民依旧吃不饱饭,已经有流民开始聚集,准备zao反……

    “陛下,皇后娘娘派人来请您去坤宁宫用膳。”小太监进来禀报。

    崇祯回过神:“知道了,朕这就去。”

    走进坤宁宫,周氏正站在殿门口等他,见他进来,赶紧上前迎了两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陛下今日看着心情很好,是辽东的事有眉目了?”

    崇祯握住她的手,笑着点头:“嗯,袁崇焕来了,他向朕立誓,五年之内必定收复辽东!朕已经赐了他尚方宝剑,把辽东的军政大权全交给了他。另外,查抄江南盐商和阉党家产,户部现在有两千万两白银,军饷、赈灾的钱都有着落了!”

    周氏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随即又多了几分担忧:“陛下,袁崇焕有才能是好事,可您把这么大的权力都给他,万一他……”

    “皇后放心。”崇祯知道她想说什么,打断道,“朕看袁崇焕是个忠臣,而且朕给了他密旨,也有尚方宝剑制衡,他不会乱来的。再说,五年复辽是天大的功劳,他只要有脑子,就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去谋逆。”

    周氏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拉着崇祯走进殿内:“饭菜都快凉了,陛下快尝尝臣妾亲手给您做的松鼠鳜鱼。”

    桌上摆着六菜一汤,比往日丰盛了些。一盘松鼠鳜鱼色泽金黄,浇着酸甜的酱汁;一盘油焖大虾红亮诱人;还有一盘清炒时蔬、一盘红烧肉、一盘酱鸭,外加一碗冬瓜丸子汤。

    “陛下最近操劳辽东的事,肯定没好好吃饭,今天多吃点。”周氏给崇祯夹了一块鳜鱼,“这鱼是江南进贡来的,新鲜得很。”

    崇祯咬了一口鳜鱼,外酥里嫩,酸甜可口,果然好吃。他一边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