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2/3页)
。抚顺北门再次被炸毁,城墙残破不堪。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看着残破的城墙,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战况,同时请求再拨两百万两白银、三万石粮食,以便重修城墙、补充兵马。
崇祯收到战报后,气得一拍案几:“皇太极竟敢再次突袭抚顺!袁崇焕怎么搞的?”
黄立极赶紧劝道:“陛下,袁崇焕已经识破了皇太极的声东击西之计,守住了抚顺,算是有功。现在辽东急需粮草和军饷,咱们得赶紧拨过去,不然抚顺就真的守不住了。”
崇祯深吸一口气:“只能这样了。毕自严,你立刻从国库拨两百万两白银、三万石粮食,送往辽东;王在晋,命山东、河南各调一万兵马,驰援辽东,补充辽军兵力。”
“臣等遵旨!”毕自严和王在晋齐声应下。
可崇祯心里清楚,国库的银子越来越少,山东、河南的兵马也很紧张,这样下去,大明迟早会被拖垮。
九月初一,陕西的急报传到京城:高迎祥率领十万流民军,攻占了陕西延安府,正在向西安进发。温体仁率领三万兵马,在延安府外与流民军展开激战,可流民军太多,明军渐渐抵挡不住,只能向京城求援。
崇祯看着陕西的急报,头疼得厉害。辽东要援兵,陕西也要援兵,可京营只剩五千兵马,根本派不出去。
“陛下,”黄立极小心翼翼地说,“不如从辽东调回五千辽军,去陕西平叛?袁崇焕现在有四万兵马,守住辽东应该没问题。”
崇祯沉默了半晌,才点头:“只能这样了。传旨袁崇焕,调五千辽军,由祖大寿率领,驰援陕西;再传旨温体仁,死守西安,等援兵到。”
可他不知道,这道旨意刚送出京城,皇太极就收到了消息——他在京城的细作把消息传了回去。皇太极冷笑一声:“袁崇焕,没了五千兵马,我看你怎么守抚顺!传旨,火炮营再造三十门红衣炮,铁骑营扩充到五万,等冬天一到,本汗就率军攻占抚顺!”
九月中旬,祖大寿率领五千辽军,从辽东出发,向陕西进发。抚顺城内,袁崇焕看着祖大寿的兵马远去,心里空荡荡的。辽军现在只剩三万五千兵马,要守抚顺、锦州、宁远等多个城池,根本不够用。
他只能下令:“在抚顺、锦州、宁远三地招募兵马,只要愿意当兵,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一律给粮给饷。”
可辽东连年战乱,百姓们都怕了,愿意当兵的人很少。半个月过去,才招募了五千兵马,而且都是老弱病残,根本不堪一战。
十月初一,辽东下起了大雪,气温骤降。袁崇焕站在抚顺城头上,看着漫天飞雪,心里越来越沉重。皇太极的兵马越来越多,火炮也越来越多,而自己的兵马却越来越少,粮草也快不够了。他不知道,这个冬天,抚顺能不能守住。
与此同时,陕西的战局也越来越糟。高迎祥率领十万流民军,在延安府外大败温体仁的三万兵马,温体仁率领残兵,退回西安死守。高迎祥率军包围了西安,日夜攻打,西安城危在旦夕。
祖大寿率领五千辽军,日夜兼程,终于在十月初五抵达西安城外。他下令:“全军进攻!”辽军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流民军的大营,流民军没料到辽军会来,阵脚大乱。
温体仁见援兵到了,立刻率领残兵,从西安城内冲出来,与辽军一起,向流民军发起进攻。流民军腹背受敌,纷纷溃败。高迎祥见势不妙,率领残兵向商洛山逃窜。
这场西安保卫战,明军斩杀流民军三万多人,缴获战马五千多匹。陕西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温体仁和祖大寿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战况。崇祯收到战报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辽东的急报又送到了——皇太极率领五万铁骑、八十门红衣炮,向抚顺进发!
抚顺城内,袁崇焕正在组织士兵们加固城墙。他收到消息后,脸色骤变:“皇太极竟然有八十门红衣炮?传旨,全军进入戒备状态,红衣炮营架炮瞄准城外,滚木礌石准备就绪!”
“得令!”将领们齐声应下。
十月初十,皇太极的大军抵达抚顺城外。他看着抚顺城头的龙旗,冷笑一声:“袁崇焕,本汗这次带了八十门红衣炮,我看你怎么挡!传旨,火炮营开火,轰击抚顺城墙!”
八十门红衣炮同时轰鸣,铁弹像雨点般砸向抚顺城墙。刚修好的城墙瞬间被轰出多个缺口,砖石飞溅,士兵们纷纷倒下。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沉着指挥:“红衣炮营,瞄准后金火炮营!弓箭手,准备!”
辽军的二十门红衣炮同时开火,虽然数量少,但炮手们都是老手,几发就打中了后金的几门火炮,火炮炸膛,死伤一片。
皇太极气得大喊:“继续轰击!拿下抚顺!”
后金的火炮继续轰鸣,抚顺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大。后金骑兵趁机冲过来,准备从缺口进城。
“杀!”袁崇焕拔出尚方宝剑,率领士兵冲上去,与后金骑兵展开激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抚顺城头变成了修罗场。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抚顺城墙被轰塌了大半,明军损失了一万多人,后金也损失了一万多人。皇太极见抚顺城还没破,只能下令:“撤军!”
后金大军如潮水般退去。袁崇焕率领残兵,守住了抚顺城,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皇太极的实力越来越强,而自己的兵马越来越少,粮草也快耗尽了。他派人去京城,向崇祯禀报战况,同时请求再拨三百万两白银、五万石粮食,以便补充兵马、重修城墙。
崇祯收到战报后,气得浑身发抖:“皇太极竟然带了八十门红衣炮!袁崇焕怎么守的抚顺?”
黄立极赶紧劝道:“陛下,袁崇焕已经守住了抚顺,算是有功。现在辽东急需粮草和军饷,咱们得赶紧拨过去,不然抚顺就真的守不住了。”
崇祯苦笑一声:“国库已经没有三百万两白银了,五万石粮食也凑不齐。毕自严,你去江南,向富商们募捐,务必凑齐三百万两白银、五万石粮食!”
“臣遵旨!”毕自严躬身应下,转身去江南募捐。
可江南的富商们都怕朝廷赖账,没人愿意捐钱捐粮。毕自严跑了一个月,才凑齐一百万两白银、两万石粮食,远远不够辽东的需求。
十一月初一,辽东的大雪下得更大了,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度。抚顺城内,士兵们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粮食也快吃完了,每天只能喝稀粥。
袁崇焕站在城头上,看着冻得发抖的士兵,心里像刀割一样。他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一个冻得厉害的士兵披上:“兄弟们,再坚持一下,朝廷的粮草和军饷很快就到了。”
士兵们看着袁崇焕,眼里含着泪:“大人,我们不怕冷,不怕饿,只要能守住抚顺,我们就跟后金兵拼了!”
就在这时,探马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人,不好了!皇太极率领五万铁骑、八十门红衣炮,再次向抚顺进发!这次,他还带了蒙古察哈尔部的三万骑兵!”
袁崇焕心里一沉。五万后金铁骑、三万蒙古骑兵、八十门红衣炮,共八万大军,而自己只有三万五千残兵,还缺衣少食,抚顺城这次真的凶多吉少了。
“传旨!”袁崇焕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决绝,“周遇吉率领五千炮营士兵,死守红衣炮营;赵率教率领一万兵马,守抚顺东门;祖大寿(此为新提拔的将领,同名)率领一万兵马,守抚顺西门;本督师率领一万兵马,守抚顺北门!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守住抚顺!”
“得令!”将领们齐声应下,声音里带着悲壮。
十一月初五,皇太极的八万大军抵达抚顺城外。他看着抚顺城头的明军士兵,冷笑一声:“袁崇焕,本汗看你这次怎么挡!传旨,火炮营开火,轰击抚顺城墙!”
八十门红衣炮同时轰鸣,铁弹像雨点般砸向抚顺城墙。本来就残破的城墙瞬间被轰塌,士兵们纷纷倒下。
后金骑兵和蒙古骑兵趁机冲过来,从城墙缺口冲了进去。袁崇焕率领士兵,在北门内与敌军展开激战。他身先士卒,挥刀斩杀了三个后金兵,可左臂的旧伤突然崩裂,鲜血顺着甲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