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无人相信的预言 (第2/3页)
会议纪要整理出来。”
陈铭点点头,转身就走。
他没有直接去红星村,而是先拐回了自己的宿舍。那是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单身宿舍,空气中还残留着赵月用过的廉价香水味。
陈铭面无表情的打开窗户,让风把那股味道吹散。
他在书架上翻找起来。作为综合办的笔杆子,他存了不少资料。很快,他找到了几份前几年的农业期刊和一些省里下发的农业技术推广文件。
他将其中几篇关于农业气象和病虫害防治的文章抽了出来,又找了一张空白纸,模仿着学术报告的格式,用笔写下了一个标题——《关于极端对流天气下农业防护应急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
他想了想,写上:省农业大学,张建国教授课题组。
至于张建国是谁,他也不知道,随便编的。
做完这一切,他才骑上镇政府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朝红星村的方向骑去。
半小时后,满头大汗的陈铭出现在了红星村的村委会大院。
李大山正蹲在院子里的石阶上,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李书记。”陈铭停好车,客气的喊了一声。
李大山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他一下:“你是……镇里综合办的小陈吧?啥事?”
“李书记,我来村里做个调研。”陈铭笑着走过去,很自然的也在他旁边蹲下,“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咱们镇里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在村里应用得怎么样。”
一听这个,李大山就撇了撇嘴,把烟锅在地上磕了磕。
“什么新技术,花里胡哨的。我们种了一辈子地,还能不懂这个?听天吃饭罢了。”
陈铭没有反驳,而是从包里拿出那几份资料,递了过去。
“李书记,您先别急。这是我最近整理的一些材料,都是省农大那边最新的研究成果。您看这份……”
他特意将那份自己“伪造”的报告放在最上面。
“这是关于极端天气预警和防护的,我听办公室的同事说,写这份报告的张教授,手底下带了个很优秀的研究生,也姓李,好像就是咱们清溪镇出去的。”
陈铭一边说,一边状若无意的观察着李大山的表情。
果然,当听到“省农大”、“姓李的研究生”这几个词时,李大山那张满是褶子的脸,明显动了一下。
他接过那几页纸,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的凑近了看。
陈铭趁热打铁,指着天空说道:“李书记,您看这几天的天,是不是有点反常?特别闷,湿度大,风向也乱。我以前在老家也种过地,我爹说,这种天最容易出邪乎事。”
这些话,一半是他前世当农技员时积累的经验,一半是纯粹的忽悠。
“再加上这份报告里提到的理论,利用最新的气象模型分析,未来几天,咱们这一带,有很大概率会形成极端强对流天气。说白了,就是冰雹或者大暴雨。”
李大山沉默了,他盯着那份“报告”,又抬头看了看天,脸上的神情从不屑,慢慢变成了半信半疑。
他看不懂那些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