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声名鹊起与暗流涌动 (第3/3页)
进了自己的房间。
片刻之后,他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那个熟悉的、装钱的布袋。
他走到刘军面前,当着他的面,将布袋打开,把里面这三天赚来的、还没来得及存起来的钱,“哗啦”一下,全都倒在了桌子上。
三百多块钱的毛票、块票,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比刚才那碗面条,强烈一百倍的视觉冲击!
刘军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他的呼吸,都停滞了!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桌上那堆钱,又看了看一脸平静的李谨诚,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了!
“这……这……这都是你……卖菜挣的?”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尖锐刺耳。
“三天。”李谨诚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三……三……三天?!”刘军像被雷劈中了一样,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他冲到桌前,不敢相信地伸出手,摸了摸那堆钱,又飞快地缩了回来,仿佛被烫到了一样。
三天!
三百多块!
他南下淘金,九死一生,差点饿死在外面,结果两手空空地回来。而自己的发小,在家门口卖了三天菜,就挣到了他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冲击,让他的大脑,彻底宕机了。
“诚子……哥!我叫你哥行吗!”刘军的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他一把抓住李谨诚的胳膊,力气大得吓人,“带我干!求你了!只要你带我一起干,你让我干啥都行!当牛做马都行!”
他再也没有了刚才的颓废和茫然,那双空洞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对金钱最原始、最炙热的渴望!
李谨诚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暗暗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股劲。
一个被现实毒打过,又重新看到希望的人,爆发出的能量,将是无穷的。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
“想跟我干,可以。”李谨杜抽回胳膊,平静地说道,“但是,我得先看看,你是不是那块料。明天凌晨三点半,来我家门口。你先跟着我干一天,不给钱。要是你撑得下来,我就收你。要是你怕苦怕累,那这事,就当我没提过。”
“行!别说一天,十天都行!”刘军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答应下来,“三点半是吧?我三点就到!”
看着刘军那副打了鸡血的样子,李谨诚知道,自己的第一个“兵”,算是收到麾下了。
有了刘军的加入,李谨诚的摊位,如虎添翼。
刘军虽然脑子没李谨诚活,但胜在年轻,有一股使不完的力气。凌晨去批发市场进货,他一个人就能扛起一百多斤的麻袋。在摊位上,他负责吆喝、称重、收钱,嗓门洪亮,手脚麻利。
李谨诚则彻底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于“净菜”的处理和新产品的开发。
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摊位的效率和规模,迅速扩大。他们每天进货的量,从七百斤,增加到了一千斤。
“家家福净菜”的摊位,成了整个西门菜市场,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
李谨诚和刘军,两个十八九岁的少年,每天蹬着一辆装满蔬菜的三轮车,在清晨的阳光下,挥洒着汗水,憧憬着未来。他们干劲十足,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然而,就在他们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时,他们并不知道,在菜市场最阴暗的一个角落里,几双冰冷而贪婪的眼睛,已经像盯上肥羊的饿狼一样,将他们牢牢锁定。
那是几个无所事事的街溜子,正是李谨诚第一天踩点时看到的那伙人。
为首的,正是那个飞机头。
他嘴里叼着烟,眯着眼睛,看着李谨诚摊位前那络绎不绝的顾客,和刘军钱盒里那不断增加的钞票。
“彪哥,”飞机头对他旁边一个身材壮硕、满脸横肉的男人说道,“那两个小子,最近可是发了啊。我瞅着,一天流水怕不是有四五百块。”
被称作“彪哥”的男人,闻言,缓缓地吐出一个烟圈,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狠厉。
“是该找个时间,教教他们……什么叫‘规矩’了。”
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而李谨诚,虽然预感到了风险,但他没想到,这场关于“规矩”的较量,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凶险。他即将推出的、用以巩固市场的“净菜包”和“家庭套餐”,又能否抵挡住这来自灰色地带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