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兑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章 兑换 (第3/3页)



    孙经理自然想不到这是来自未来的工业仿制品。

    想到这里,孙经理心中一动。无论这些银元的来历多么蹊跷,只要它们确实是足银或高银制品,对银行当前的任务而言,就是有价值的。

    国家现在缺的不是“真银元”这个名头,缺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白银这种贵金属本身!银元不能用,熔了化成银锭,一样是重要的金融储备,一样能支撑人民币的币值。

    “好吧,”孙经理做出了决定,“同志,你支持国家工作的心意,我们收到了。但你这些……嗯,‘银制品’,确实不是法定银元,我们不能按银元牌价兑换。”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们可以按白银的材料价值进行收兑。我们需要先取样送到后面检验室化验,确定具体的含银量,然后按照当前白银的官方收购价折算给你人民币。你看这样行不行?”

    陈晓克心中长舒一口气。

    成了!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最终目的达到了。他本来要的就是人民币,至于银行是把这些“银元”当货币收藏还是当银料熔掉,他根本不在乎。

    只是可惜他还专门找人买的仿制银元,一次直接购买银锭就好了。

    “行!就按经理您说的办,我相信国家不会让我吃亏。”陈晓克爽快地答应。

    孙经理点点头,让李淑娟开具了一张临时收据,写明收到“银制品”一百枚待检验,然后亲自拿着那包沉甸甸的“银元”走向后面的检验室。

    他脚步略显急促,心中盘算着:如果这一百枚都是高含量白银,那折算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仅能完成一部分上级的任务指标,或许还能从这个神秘的年轻人身上找到更多白银的来源?

    陈晓克接过收据,看着孙经理的背影,知道自己通往1950年的“第一桶金”,已经成功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柜台内,李淑娟看着这一切,眼神里依旧充满了困惑,她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用真银去造“假”大洋呢?

    而陈晓克的心思,早已飞到了接下来该如何使用这笔即将到手的、珍贵的“第一版”人民币之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