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换钱 (第2/3页)
和进行简单的军械维护。
任何一个声称能生产“坦克零件”的技术力量,都会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孙经理把电话给陈晓克。
沈局长在电话里声音洪亮,“陈晓克同志?你的想法非常好。我们现在太需要你这样的技术力量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只要是合理的,我们工业局一定全力支持!”
陈晓克先是谦虚了几句,然后顺势提出了最迫切的需求:“沈局长,谢谢组织信任,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场地和电力。我需要一个能安装机床、能通电的厂房。”
这本来就是他计划要找的,现在有人帮忙就太好了。
“这个好办!”沈局长办事雷厉风行,“城里原来国民党军留下一个修械所,不大,但厂房、办公室都是现成的,通水通电,就是闲置着。我看那里就非常合适。”
“那这是卖是租呢?”陈晓克问一下。
沈局长电话那头哈哈一笑,“你先用着,租金什么的都好说,眼下给部队生产零件是头等大事。我马上安排人过去打扫收拾一下,你尽快把设备弄进来,早日投产。”
陈晓克一听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还有这样的好事。
后世一些地方政府进行保姆式协助企业建厂生产,这时居然也有呀!
陈晓克强压住激动,连声道谢。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根据沈局长给的地址,赶去看那个修械所。
地点位于南昌城南,相对偏僻的一处路头,背靠原来是南昌城墙。
但交通尚可,一圈围墙围着几栋灰砖平房,最大的厂房足够宽敞,吊车梁都还在,虽然布满灰尘,但建筑结构完好,水电线路齐全。
这地方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一切顺利得超乎想象。
沈局长的态度明确,场地政府提供,甚至帮忙整理,但设备和技术得陈晓克自己解决。
这正合陈晓克的心意,他最大的优势本就来自另一个时代。
站在空荡荡但充满潜力的厂房里,陈晓克雄心万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