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出价和齐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章 出价和齐备 (第2/3页)

高的。”

    “那叔你看,直接给28万怎么样?”李雪直接翻一倍还价。

    蔡老板直接摇头,“哪有那么高的价呀!”

    “那叔你给多数?”

    “最多15个。”

    李雪摇头。

    “我最后加一个。”

    李雪还是摇头。

    距离他的心理价位太多。

    陈晓克拿起茶碗一口把茶水喝了,听着他们砍价真是没有意思。

    蔡老板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似乎在计算什么。

    接着道,“我再加一个。”

    “叔,少了24个我们不卖。”李雪说了一个价。

    这是比陈晓克预估大致的价格多一些。

    “太高了,我这收了也没有利润呀!你看叔这么大的店,一个月租金需要多少钱,叔总得挣几点钱吧!”

    商人总要来这一套,好像这一笔不挣了,他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

    这么说,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可能还有点儿道理,但对于古玩这个行业来说,往往还真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最多就18个。”

    李雪还是摇头。

    “你的价位太高了,你看看给个实惠的价格?”

    “26个。”

    “不行,太高。”陈晓克听着都有些不耐烦了。

    可是他还就得听着,这一个的差距就是他一个多月的工资。

    砍来砍去,最多定在了24万。

    蔡老板定下价,就非常爽利地让财务转了。

    又说了一些客套话。

    陈晓克跟李雪离开店铺。

    陈晓克又直接给李雪发了一个5000的红包。

    看到微信红包,李雪道,“兄弟你这是干什么?”

    “车马费。”

    “你拉倒吧!我自己开着车,哪有什么车马费。”

    “总不能让你白忙活一场吧!”

    虽然陈晓克对于这种砍价非常反感,但是知道要是没有李雪,他不得被这不是蔡老板看到什么样子。

    朋友归朋友,替自己多挣了这么多钱,给一点儿劳务费,也是应该的。

    这样下次还好继续让他帮忙,说不准,自己还能从那个时代点儿瓷器回来,再让李雪直接出手也好办事。

    最后李雪也没有说收,但是陈晓克意思已经表达到了。

    他要是一天不收,陈晓克明白再发一次。

    ……

    接下来怀揣着换来的二十八万元现代人民币,陈晓克感觉底气足了很多。他立刻通过王工的同学联系上了珠三角那家兼具传统制造和3D打印能力的工厂,支付了定金,将五个关键零件的加工任务安排了下去。

    现代科技的高效让他暂时无需为样品本身担忧。

    他的全部精力,立刻转向了更为艰巨的任务:为1950年的那个机械厂,配备一套“符合时代身份”的机械加工设备。

    他牢记着那位“老人”的提醒——不能明显超越时代的科技。

    因此,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国产60年代甚至更早生产的“老古董”机床上。

    这些设备虽然在新中国工业化初期是先进代表,但其技术根源大多可追溯至苏联40-50年代的技术,而苏联技术又大量借鉴了欧美30年代的设计。这意味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