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实践检验 (第3/3页)
,我们师部就计划正式向他们下单采购了,希望能尽快缓解部队的急需。”
老技师点点头:“没问题,我们这边出正式检验报告。这样的好东西,有多少要多少,咱们的坦克都等着它们救命呢。”
……
现代,某市工业区内的车间里。
机床的低沉轰鸣声持续不断。
陈晓克赤着膊,汗水沿着脊背淌下,工装裤上沾满了油污和金属屑。他正全神贯注地对付着工作台上一个灰口铸铁的平板,手里拿着一把刮刀,进行着最基础也最考验心性的练习——刮研。
“停。”赵师傅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平静却不容置疑。
这位老技术工,是陈晓克让李经理聘请过来指导他练习技术的师傅。
他在车间里自己磋磨了几天,发现光看书,看网上的视频,并不能掌握如何生产组装滚齿机。
浪费了不少材料,才让陈晓克明白,他这些年的技术,并没有增加多少,他想着尽可能依靠自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陈晓克只得低下头,跟李经理说了情况,请一位懂老机床加工装配的老师傅。
就这样赵师傅就来了。
一个个头不好干瘦,头发半光着,还有大半花白的老人。
陈晓克直起身,喘着粗气,看着那块被涂上蓝丹粉后显出斑斑点点的铸铁平台。
赵师傅拿起一根精密水平尺,轻轻放在平台上,眯眼看了看水准泡的偏差,又用手指抹过几个刮削点,摇了摇头:“心还是浮。力道不均匀,深一刀浅一刀。有的地方吃上力了,有的地方还是虚的。你这基础不牢,后面装配精度根本无从谈起。”
他指着平台:“刮研不是用蛮力。是手感,是耐心。感觉刀刃咬住铸铁的那一下,吃多深,走多长,心里要有数。你这块板子,离‘点数’和‘均匀’还差得远。重来,今天就把这一块板子刮明白。”
陈晓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点了点头,没有争辩。
经过社会这几年的毒打,已经让他知道,有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他,这个他最大的幸福。
他知道赵师傅说得对。
这些最基本的手上功夫,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靠的就是成千上万次的重复和肌肉记忆的养成。
他重新俯下身,调整呼吸,将全部注意力凝聚在手腕上,感受着刮刀与铸铁摩擦时那细微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