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入朝 (第3/3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街上的广播声在机床的轰鸣中显得有些断续,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工厂里的噪音仿佛瞬间降低了几个分贝。
邹师傅停下了手中的锤子,直起腰,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泥灰,侧耳听着,黝黑的脸上眉头紧紧锁住。
魏师傅停下了刮刀,扶了扶眼镜,透过车间的大门,望向远处喇叭的方向,神色凝重。
刘师傅从一台车床边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量规,静静地听着。
几个学徒也停下了手里的活,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广播还在继续,阐述着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全国人民增产节约,支援前线。
短暂的寂静后,刘师傅率先开了口,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都听到了吧?老话怎么说来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国佬想把战火烧到咱家门口,咱就不能答应!咱们工人虽然不能上前线扛枪,但咱们手里的活儿,就是咱们的枪炮!”
他举起手里那个刚车好的坦克履带销轴,提高声音:“咱们多生产一个合格的零件,前线的坦克就能多跑一公里,就能多打一发炮弹!咱们修复一台设备,就能生产出十倍百倍的零件!这就是咱们的战场!”
邹永根师傅重重地“嗯”了一声,拿起大锤,更加用力地砸向炉体的耐火砖缝,仿佛那砖缝就是敌人的脑袋。他闷声闷气地对学徒说:“火泥再和稠点!这炉子,必须尽快点起来!前线等着用钢呢!”
魏长水师傅没说话,只是重新俯下身,手中的刮刀动得更稳、更仔细了。他负责恢复机床的精度,他知道,机床的精度,就是未来零件质量的保证,丝毫马虎不得。
陈晓克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混杂着对战争的忧虑和作为后方一员的责任感。他大声对工人们说:“刘师傅说得对!咱们‘前进厂’的每一个人,从现在起,都是抗美援朝生产线上的一员!咱们加一把劲,前线就多一分胜算!从今天起,所有部队来的订单,优先排产,加班加点也要按时保质完成!”
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广播结束后,工厂里的金属撞击声、机床轰鸣声、砂轮摩擦声,反而变得更加密集、更加有力。每一个人的动作都似乎更快了几分,眼神也更加专注。